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513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收集、接收、整理和保管档案和资料档案管理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华强 | |||
开办资金 |
107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846.4 |
33783.3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档案馆 |
从业人数 |
9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市委办公厅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有力指导下,市档案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强化“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和“整体智治、聚焦特色、抓纲带目、闭环落实”理念思维,唯实争先、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一、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着力把牢档案工作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实绩实效上。 (一)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总要求和目标任务,结合档案独有优势,一手抓规定动作,一手抓服务全市,高质高效推进主题教育。强化凝心铸魂,集中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5次、读书班2期(共8天),开展研讨8次,交流发言37人次。强化难题破解,聚焦档案事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确定调研课题11个,转化运用成果9项。强化检视整改,围绕6个方面,检视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10条,完善制度机制8个。强化档案价值作用。联合市委办公厅、市纪委监委机关引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新增杨尚昆、聂荣臻、王朴、饶国模等多名重庆籍优秀共产党人档案资料,立体生动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涵养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优良品质。开展以来,先后接待各级党组织和参观团队1000余批次、5万余人次,已成为市内机关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接受思想洗礼的“红色课堂”和热门“基地”。 (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领会“第一议题”的精神实质。按照突出政治性、注重即时性、体现实效性的选题思路,科学制定《2023年度馆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办公厅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等最新重要指示批示100余项,确保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持续提升“第一议题”的学习实效。采取领导带头学、分层推进学、创新载体拓展学、讲述心得深化学等多样化方式,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24次(其中专题学习17次),邀请专家辅导2次,开展现场研学2次,讨论交流发言76人次,学习导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借助“学习强国”、红岩魂智慧党建、青年学习小组等学习平台,积极拓展“第一议题”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不断推动“第一议题”学习走深走实。 (三)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贯到底。将国家档案局编印的《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摘编》作为全馆主题教育指定教材和馆领导班子专题读书班研讨课题,对标对表“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对全馆工作进行再审视、再研究,对落实成效进行再检点、再评估,不断深化工作举措创新,动态优化、压茬推进《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工作任务清单》,切实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战实效。 二、扎实推进业务建设,着力夯实档案事业基础 紧紧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快、稳、严、准、细、实”重要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奋力打牢档案馆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勠力打好业务建设评价攻坚战。把迎评工作与加强基础业务工作相结合,与补齐短板、补强弱项相结合,与锤炼干部队伍相结合,周密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专班挂图推进、闭环滚动落实,推动业务工作向指标要求看齐、向规范标准看齐,圆满完成各项迎评工作任务,业务建设成效得到国家档案局现场评价专家组充分肯定。 (二)全面记录留存新时代新重庆奋斗历史。持续加强档案资源前端控制。实行2人同行、3次上门、6类模版的“2+3+6”进馆模式,上门服务立档单位238人次,对移交档案的完整性、整理规范性、存储载体合格性、涉密档案标识准确性等进行前置检查和指导,提升进馆档案质量。稳健开展档案资源收集。首次接收习近平总书记对2023年智博会的签名贺信进馆,安排专人靠前服务全市主题教育档案收集整理。稳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规范整理馆藏档案,编排张贴密集架列号组号位置标牌1.3万余个,编制图书资料机读目录10余万条。修订《重庆市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梳理核对、补充著录馆藏档案目录,形成红岩英烈档案等7个专题目录。 (三)精心管好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大力征集红色档案资源。发布《关于征集“红色档案”的公告》,征集到《共和国不会忘记》等298件红色档案资料。精细管护红色档案。全面开展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全宗核对清理、整理编目,新增特藏名录管理档案;高清扫描红色珍品档案。切实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与17家省级综合档案馆共同主办“江河奔腾 红色追寻”——长江黄河流域红色珍档联展,集中展出100余个档案馆珍贵红色档案300余件,展示共产党人披荆斩棘、不懈奋斗的时代印记和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血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精神力量,累计接待观展群众1.8万人次。更新提升“巴渝丰碑”“重庆记忆”展览,丰富展陈内容,增设艺术场景、实景复原,增加AI互动模型、3D立体投影等科技元素。继续推进《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 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档案汇编》(共9册)通过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驻重庆办事处档案史料汇编》等4册进入第二历史馆复审环节。协同开展《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重庆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社科项目研究和《重庆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撰。 (四)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市委“一号工程”。召开川渝两馆第三次联席会议,签署《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与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部分民国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协议》,完成第一批交付共享,得到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同志肯定,并在国家档案局主办刊物《档案工作简讯》上作经验交流。与四川省馆合作编辑出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概览》,集中展示双城经济圈各地方历史发展脉络、风土文化、城乡资源、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等,生动反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探索档案资政新路径。围绕服务市域党建高地建设组织撰写红岩英烈档案故事12篇,编制档案资政专报《档案参阅》2期,为“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添力。提升档案便民利用服务质效。全面修订完善档案利用制度,建立档案利用典型案例复盘机制、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深化重庆市档案资源在线共享利用平台建设,新归集婚姻、土地确权等民生档案的数据,接待查档群众6700余人次。 (五)坚决筑牢档案安全防线。抓好日常风险治理。制定《机房区域灭火处置规程》等6项安全制度,常态化推进档案安全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演练,扎实开展保密安全自查、信息系统及涉密网络安全专项整治,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处置在未发。抓好档案抢救修复。启动“重庆市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开展项目需求调研,着力强化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应用。首次开展馆藏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加工及编目;加强抢救性保护,修复古籍图书(水浸)12册。抓好服务外包安全。制定《档案数字化加工安全保密工作方案》《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成立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工作专班及安全保障专项工作组,建立周例会工作机制,定期复盘检视,确保档案服务外包人员、档案、数据、设备、场所管理规范、绝对安全。 三、主动融入数字重庆建设,着力推动档案馆数字化转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主动把档案工作放到数字重庆建设的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努力推动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一)系统谋划构建数字档案建设体系架构。谋划开发“档案在线”应用。聚焦我市电子档案“收、管、存、用”各环节机制运转不畅、标准规范缺位、应用支撑缺失问题,以“渝快政”“渝快办”两端电子档案统一归集、分级管理、互认共享、协同利用为导向,谋划搭建统一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管理利用平台,构建全市电子文件归档归集多跨协同、共建共治共享场景,纳入典型应用清单并通过专题组论证审查。全面开展核心业务梳理和数据归集。全方位梳理核心业务,重构形成核心业务4个、一级业务12项、二级业务42项、业务事项145个,并在IRS平台审核上线。完成重庆市档案资源在线共享利用服务平台、档案查询系统编目。 (二)大力推动档案资源数字转型。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步伐。开展档案数字化三年攻坚行动,档案数字化率有望提升至70%以上,实现历史性跨越。抓实电子文件归档。与市民政局联合申请实施“婚姻登记业务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与管理试点”,全市婚姻登记电子档案实现即办即归,重庆市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持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着力激发事业发展动能 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建工作新成效引领保障档案馆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健全从严治党制度机制。按照厅机关党委部署重新设置馆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扭住“责任制”牛鼻子,制定《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计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等,推动党建工作“三级七岗”责任全面落实。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制度,各党支部累计召开“三会一课”270余次(其中讲党课40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0余次。从严从实做好党员发展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按期转正中共预备党员4名,培训党务干部14人次。抓细廉政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学习研讨,迭代《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织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注重发挥纪检委员抵近监督作用,聚焦招投标、项目验收等“四风”易发高发节点开展监督检查44人次,把监督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修订《正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实施办法》,认真开展平时考核、“张力指数”评价,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保持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先后选派9名干部到市委主题教育办、市基层智治工作专班、乡村振兴一线等实岗历练,安排20余人次档案业务骨干外出授课。关心干部成长成才,推荐19名同志参加市内专业人才选拔和评优评先,11名同志入选重庆市档案专业人才库,1名同志评为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个人。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推荐参加国家档案局、市委组织部等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47人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5次,推动干部能力素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跟上现代化建设步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李军 联系电话:13883204075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