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MB0R283663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和就业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和就业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就业和人才流动提供服务。承担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承担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的事务性工作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人才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金山街道金渝大道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健源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2852 |
15.0932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和就业管理中心 |
从业人数 |
3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以党管人才为统领,着力健全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新机制,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一是完善人才工作体系。牵头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发挥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二是落实人才工作责任。配合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人才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以考核传导压力,以压力推动落实。三是加强人才政治引领。精心开展人才国情研修培训,持续推动在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推进人才工作与主题教育同频共振,组织各类人才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 二、以激发活力为核心,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持续发力,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一是创新人才引育方式。依托全市首批设立的重庆市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两江新区市场,充分调动市级资源,以资源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在京东方、马上消费、赛力斯、励颐拓、软通动力、中软卓越等6家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重点企业设立市场工作站,“点对点”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匹配;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形成的“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科创人才”获全市人才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是创新人才认定方式。以分配名额的方式实施“用才者评才”,赋予综合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人才自主选择权,34名产业人才获得认定并发放“两江人才卡”。三是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扎实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搭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一件事”场景,通过人才服务工作流程再造推进服务机制重塑,促进人才服务效能提升,率先在全市开展人才工作应用建设。 三、以引育人才为重点,着力增强人才集聚优势。坚持推动政策集成创新、平台迭代升级、活动频繁多样,促进各类人才集聚。一是强化人才政策激励。组织新区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卓越工程师大赛等赛事活动,诺奖二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博创赛获奖团队、9个入选留创计划的创新项目获得相应配套激励;积极落实市、区两级人才政策,兑现人才政策资金1.8亿元。二是搭建人才聚合平台。推动新国大重庆研究院与重庆富民银行、西山科技、马上消费三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共建引才驿站,常态化开展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靶向引进目标人才。诺奖二维、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等5家辖区单位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区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3个、数量居全市第一。三是打造系列人才引育活动。参与筹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市区两级线上线下引才活动,人才净增量及作用发挥、高水平科技人才新增量等均居全市前列;联合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举办“哈工大百名博士两江行”活动,促成80余名博士人才意愿留渝,近20名博士研究课题及专项技术与新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四、以服务人才为保障,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坚持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目标,深耕“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铁’”人才服务理念,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一是持续深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优化升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完成平台主阵地提档升级,建成两江新区“1+N”人才服务矩阵,在互联网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等3家单位设立服务站,确定人才服务专员3名,为企业及人才提供便利服务。今年以来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69+N”项及电话咨询服务1.9万人次,多次在全市人才服务考评中位居第一。二是持续完善流动人才档案“云服务”。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引导各类人才通过“网上办”“电话办”等方式办理业务,档案接收转出、出具证明、单位信息变更等多项业务实现了100%“云办理”。今年以来,提供流动人才档案转移、查借阅、材料补充、挂靠集体户口及电话咨询等服务3.8万人次;累计完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整理近4万卷。三是持续做好人力资源机构监管服务。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主要方式、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人力资源机构监管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局、劳动监察大队等多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抽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家,查处证照未公示、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等问题6起,处罚逾期未完成年度经营数据和年度报告公示的人力资源机构11家,处理中介活动投诉273起,帮助投诉人退回违规收费2.86万元,有力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规范有序经营。依规履行实施行政许可备案职能,受理办结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备案审批220件,发放《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人力资源服务备案证书》117本,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25家,有效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肖云阳 联系电话:18883327743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0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