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重庆市工程建设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6-11 17:10
发布时间:2024-06-11 17: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MB0U11997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重庆市工程建设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工程建设领域相对集中审批提供服务。负责办理审批事项的信息咨询、许可证书制作及送达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协助开展审批事项的基础工作为专家开展论证和技术性审查工作提供服务承担工程建设领域相对集中审批和网上审批的对接和技术服务工作办理市城乡建委有关政务服务事项以及对实体大厅的日常运行管理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58号

法定代表人

彭伟

开办资金

20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5.73

761.69

网上名称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重庆市工程建设政务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5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审批服务中心按照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的部署,聚焦网上办、抓创新、防风险、强党建,努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审批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助推了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住建窗口形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深入实施内培外引,行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大力引进优质企业“走进来”。用好住建部下放一级资质审批权限的政策红利,强化引进领军企业的政策研究,助推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九条措施》,打出“鼓励央企在渝设立子公司,并直接匹配资质、企业承诺产值”等政策组合拳,助力特级资质企业或央企在我市属地化发展。二是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升上去”。针对具有升特、升综合资质潜力的企业,实施“一企一专班”精准帮扶,提供全过程资质申报服务。利用部批下放资质“窗口期”,指导帮扶我市企业升级一级资质。通过大力推进建筑业资质管理“放管服”改革试点,扶持我市诚信综合排名前200的企业取得与总承包资质配套的专业承包资质;指导区县住建部门用好用活已下放资质审批权限,为企业在家门口取得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提供了便利。三是积极谋划推动企业“走出去”。携手四川省开展“川渝粤携手共建、大湾区同心筑梦”为主题的川渝建筑业企业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介活动,组织63家企业代表参与活动展示技术和实力,助力重庆企业与大湾区企业达成项目签约,进一步打响重庆建造品牌。 (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更大激发行业活力。通过重构工作体系、再造业务流程、打通数据壁垒,相继助推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帮代办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管〔2023〕98号)《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的通知》(渝建质安〔2023〕45号)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对全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事项,推行免费帮代办服务。将施工许可申请材料压缩至5项,办理时限全市统一压缩为2个工作日,实现“全程网办+无纸化”申报。简化了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流程,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创新实行了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为项目平均缩短1-3个月的建设工期。充分运用政府电子工作信箱、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系统、政府群工系统、网审信箱系统和政务值班电话服务等渠道,配合驻委纪检监察组广泛收集、全面接收企业和群众来信来电信息,进一步强化党风政风监督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把脉营商环境问题,切实保证改革成效。 (三)大力实施网上智管战略,网办网审全面提速。一是全力助推“数字住建”。核心业务全部纳入“数字住建”跑道,为“渝建业“渝建管”“渝建智”板块提供行业、企业、人员、信用等数据支撑。同时,按数字住建“171”总体规划的要求,紧密配合完成“政务·工程建设审批在线”“三张清单”编制,助推纳入市“数字政务”跑道。二是深化新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审批中心信息管理平台”网上可办率和全程网办率,推动审批事项“全程无纸化”,采用统一账户体系、企业电子签名签章、自动比对等新技术,并通过大数据共享,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更多事项“零人工审批”“秒批秒办”。三是积极推进“新渝快办”数据融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梳理、全配置,做到公共数据、高频数据、电子证照数据“按需归集,应归尽归”,全面推动中心业务系统按要求与“新渝快办”平台对接,已完成全部事项数据配置工作,实现情形化引导和数据共享互通。 (四)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一是动态监管全面覆盖。修订印发《重庆市本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和市外企业入渝信息动态监管规则》,优化动态监管检查流程机制,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对新取得资质的企业持续按月分批滚动开展核查,对外地入渝企业实行和本地企业同等管理。率先在全国开展资质重点核查,针对批后人员频繁变更、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等开展集中核查。二是高效开展专项核查。规范重组分立,率先建立函件“直通车”机制,实行“同步四查”,防范资质重复分立、“带病转移”。规范业绩核查,综合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管等多渠道信息,实现“标准互通、结果互认”,全力查处资质申请弄虚作假行为。规范准入管理,助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外建设工程企业入渝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人员和办公场所等规范要求,抓牢市外企业入渝关。三是信用建设助力监管。探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起草《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筑施工信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资质动态监管与信用监管深度融合。 (五)坚持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主动靠前服务。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从办事群众角度深入体会审批服务办事流程、服务体验,主动检视堵点难点,推动整改优化服务。针对多次申请仍未达标的企业,主动联系指导,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申请。精准出台政策化解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难、建造师离职后注销注册难、以及部分企业反映的入渝人员社保认定难等热点问题,扶持建筑企业发展,帮助其渡过难关。二是推行标准服务。梳理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助推印发《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及办理事项清单(3.0版)》,统一事项清单。细化审批服务事项审查标准,实行颗粒化要素管控,统一市区两级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要求,实现了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做好兜底服务。开展“政务服务提升月”及政务服务提升“回头看”,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排查、限时整改、逐项落实,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我加压、倒逼流程再造主动作为,集中受理群众不能一次办好、反复跑腿的问题和事项,帮助群众将“办不成”的事“办成”。 (六)切实增强党建实效,党建统领优势更加突出。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了“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选动作”务实管用。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落实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相结合,深入区县、企业、工地等基层单位,同步形成调研报告,建立调研问题和成果转化运用两份清单,调研发现的问题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解决奉节县青杠村特困老人季节性饮水困难等问题,建立与央企点对点联系服务等长效机制。二是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实施组织体系优化行动,按程序推进支部换届选举,修订完善《支委会议事规则》,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红岩先锋·四强支部”。深化党员基本能力建设,注重在数字重庆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重点任务中“充电赋能”,推荐优秀职工到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中心、委数字住建和营商环境等工作专班顶岗锻炼。开展“服务标兵”“年度服务明星”评选,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让党员干部成长更高效。三是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践行“两个维护”中铸就忠诚之魂。开展“弘扬红岩精神、建设模范机关”系列活动,组织参观重庆大轰炸遗址、市人防教育基地、观看《重庆·1949》舞台剧,与建筑业协会等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在助推行业发展中夯实行动之源。四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在抓实日常教育和监管基础上,针对资质审查重要岗位每季度集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纪法教育,针对施工许可重点领域建立清廉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资质审批、市外入渝等关键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纪检监督,探索推进清廉单元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窗口特色的清廉示范品牌。 二、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审批服务中心将在委党组坚强领导下,在驻委纪检监察组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围绕网上办、抓创新、防风险、强党建,下大力气优审批、强监管、重服务,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审批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曾小燕  联系电话:13896310727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1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