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09409671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供婚姻收养服务。承办涉外、港澳台和华侨婚姻、收养登记的具体工作提供全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的指导服务开展婚姻收养政策宣传提供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未成年人保护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9号同聚远景大厦14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陈涛 | |||
开办资金 |
26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民政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84.7 |
3662.59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
从业人数 |
1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注重依法规范,优化婚姻登记。以打造成民政部门的“金牌窗口”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规范管理、指导。一是坚持依法登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办理涉外婚姻登记。二是优化窗口服务。主动前置服务,优化形成“线上资料预审-电话解答-线下现场登记”流程,实现婚姻登记一次办结,婚姻当事人“少跑路”。通过政务宣传栏、重庆涉外婚姻家庭微信交流平台等方式,运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广泛宣传涉外婚姻登记须知及指南、结婚登记的条件和程序、需要提交的材料以及办理程序,加大对涉外婚姻登记政策的宣传,实现便民服务。围绕行政确认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确保违法行政行为“清零”,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强化规范管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41个区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实地调研,形成《全市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推进全市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承办“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能力提升暨资格培训班”,160名婚姻登记员参加培训,45名新进登记员通过考试,确保全市婚姻登记员100%持证上岗。印发《婚姻登记证件管理办法》,加强婚姻登记证件日常管理。四是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各区县婚姻登记电子档案规范化建设指导,编写《婚姻登记电子档案制作工作指引》,建立网上巡检机制,每周全覆盖抽查婚姻登记电子档案。起草印发进一步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市通办”工作指南,开通“热线有答”婚姻登记政策解读栏目,解答婚姻登记疑难杂症问题,切实帮助区县婚姻登记机关适应婚姻登记新要求,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 二、聚焦家庭和谐,创新“家和计划”。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目标,紧盯“三个指数”,创新发展 “家和计划”项目。一是聚焦“幸福指数”,激发品牌活力。创建“家和遇见爱”婚恋课堂、“家和”婚恋课堂、“家和”集体婚礼,形成一批叫得响、有实效的服务品牌。利用国际社工宣传周,打造“家和”幸福驿站,进一步提升“家和”服务知名度。按照“塑品牌,强服务,推示范”思路,2023年,形成了“家和”婚恋辅导进校园、合家欢“喜”学习计划、“智慧父母”成长小组等一批可用、可看、可复制的 “‘家和’金点子”。二是聚焦“便捷指数”,深化服务体系。建立“市级+片区服务中心+区县+社区”四级服务平台,优化“重庆民政婚姻幸福热线”公众号服务功能,采用“线上+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路径,实现服务“零障碍”。打造婚俗风尚、和谐引领、幸福养成、乡村振兴四类示范服务,形成婚俗改革、家庭和谐建设、幸福婚姻养成、农村婚姻家庭四类服务模式。三是聚焦“和谐指数”,优化服务工具。针对新婚登记当事人,推出“家和幸福养成—小欢喜”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手册,开发“家谱树”服务手册、“新婚100件小事”服务工具,促进新婚人群婚姻家庭幸福习惯养成;针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升级“家和幸福守护—小别离”离婚冷静期自助式情感疗愈月历,帮助当事人做出“最为理性”的决定,实现家庭和谐。 三、守护祖国未来,保障儿童福利。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走访云阳、秀山等区县收养登记机关、收养家庭,对41个区县收养登记机关和收养评估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摸清我市收养评估工作现状,形成《重庆市儿童收养评估工作调研报告》。会同儿童福利处,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题调研,形成《重庆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二是扎实开展业务培训。承办全市收养登记员业务培训,组织各区县收养登记机关负责人、收养登记员,收养评估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线下培训。三是规范开展收养服务。修订《涉外收养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规范涉外收养登记,引导涉外收养对象合法寻亲回访。持续加强国内收养登记业务指导,探索建立收养评估量表,不断健全完善收养评估体系,制定收养“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指南,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7094096719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文消融 联系电话:13637966166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28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