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6887058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管理教学业务,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指导学校教学业务、教改实验、教育科研及电化教学承担教师业务培训、教育技术装备及学生资助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金渝大道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莉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0079 |
27.1997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管理中心 |
从业人数 |
2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执行变更登记,无违法违规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两江新区教育管理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区域德育品牌创建、体教艺教融合改革、校外培训监管科学等重点工作,实现教育供给能力与供给质量同步提升。被评为重庆市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校外培训机构课程思政试点区,承办了全市“双减”改革经验总结复制推广会并在会上做经验发言。 一、全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一是培育两江新区大思政课品牌,录制两期“两江新区中小学开学第一课”,被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二是培育“大思政”教师队伍,组织54名德育管理干部专题培训、2000多名班主任全员培训,1600多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三是培育德育品牌,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建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533”工作策略,在重庆市家校社典型案例评选和首届中小学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优质课竞赛中获特等奖2个,市级成果及特色奖20余个。四是联合七部门开展“少年向上·悦读悦享”品牌读书活动,推出的优秀选手获市级一等奖10余个。 二、“体教艺教”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体教(艺教)融合项目管理的通知》,规范全区学校体教(艺教)融合项目。二是建立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重庆)两江新区区级青训中心,获青少年足球市级大赛3个冠军、4个亚军、2个季军,新创建市体育艺术学校4所,已创建全国全市体育特色学校42所、艺术特色学校14所、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7个,学校体育艺术特色发展覆盖面100%。三是成功举办校园足球、羽毛球、游泳、啦啦操、跳绳等六大区级赛事,承办国际跳棋、篮球等8项国家级、市级体育赛事,在全国“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总展示等比赛活动中,2所学校获全国一等奖,并赴北京、英国等参加展演,体育艺术获市级团体一等奖(冠军)30余个。 三、“智慧劳育”特色品牌形成影响。一是建设命名第三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学校,新聘5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高精尖专业人才担任两江新区劳动教育指导专家,成功培育重庆市劳动教育典型案例6个。二是召开“智慧劳育”品牌推进会议,展示劳动教育最新成果。三是在重庆市劳动教育课程博览会作主题交流,展示交流劳动教育课程新成果20项,被人民网等媒体刊登面向全国推广。 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一是持续提升公办普惠率。毛入园率达到105.92%,普惠率达到92.84%,公办率达到56.42% (达到“公办率晾晒指标”A档水平)。二是改革推进公办园举办模式。通过公办园定向优选模式,确定3所公办园举办者,成功推动1所非普惠幼儿园转普。三是以“四化”为抓手全面促提质。开展“四化”验收,园园过关,项项过关;组织园长、教师三轮培训,参与人员980人次;打通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通道,2023年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超30%,提前2年完成职称占比大于25%的区级目标;培养评选区级骨干教师50名;强化赛事活动参与,各种获奖600余项。四是完善配套服务机制。修订《两江新区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经费考核细则》,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 五、教育民生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下发《限期办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告知书》2000余份,7家机构被列入黑名单。加强日常巡查、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开展寒暑假、消防安全、资金监管、教材和教师、平安消费、安全守护等执法检查超1000余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150余份,化解消费纠纷53起。二是加强教育资助。落实学生资助资金332.19万元,惠及学生4899人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约62.54万元,惠及学生约1070人;落实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09.49万元,惠及学生340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易国彪 联系电话:15683166637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1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