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7-16 15:15
发布时间:2024-07-16 15:1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856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大专、中专学历工业人才,促进工业发展。采矿、建筑、机电、财经、勘测、计算机等学科大专、中专学历教育 工业专业技术开发 工业专业技术培训及服务 电教服务科学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南北大道南段1111号

法定代表人

张进

开办资金

934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921.6365

143736.8099

网上名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从业人数

101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

2023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三服务”、统筹“三协同”、推进“三融合”,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双高”验收、创建职教本科等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奋楫笃行,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速前进,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推动党建引领,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 (一)切实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实行“五学联动”机制,全体党委领导班子、处级干部分组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确定32个调研课题,检视发现问题104个,制定整改措施227条。 (三)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为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29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学习11次,组织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2次。 (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学校圆满召开中国共产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规范指导基层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全覆盖配齐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和7个二级学院专职组织员。 (五)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扎实开展二级班子回访调研,健全完善干部业绩清单机制,全年调整处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17人,提任处级干部6人。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抓实抓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召开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警示教育暨业务提升专题培训会1次,随机抽查6人,重点查核11人,对查核不一致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 (六)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月度研判、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审批校内哲学社会科学类讲座报告13次,无漏管失查情况;做好敏感时间节点、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研判,召开专题会11次。 (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制定印发《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组织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形成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格局。1篇案例荣获教育部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优秀作品。 二、构建“大思政”格局,铸魂育人取得新成果 (一)“大思政课”改革持续深化 制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校、院、课程”三级“大思政课”长效机制。制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时代铸魂育人工程”的工作方案》,细化“大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具体举措。 (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持续打造市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市级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课程1门,建成示范课堂8个。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顺利推进 学校在江津区教委指导下,联合江津区8家大中小学,成功申报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发布《江津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试点建设共同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架构,明确建设任务清单,着力打造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体系。 (四)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培育“渝工程”校园文化品牌,开展首届“渝工程”之寻找“最美百花花神”比赛、第四届摄影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以及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主题传统文化活动10余次,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文化育人氛围。 三、聚焦“双高”建设,内涵建设形成新格局 (一)“双高”建设提质增效 2023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获评“优秀”等级。学校层面644项建设任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313项建设任务均全部完成,任务完成率100%;学校层面286项绩效指标全面达成,绩效目标达成率100%。 (二)专业建设高水平推进 积极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3个新专业完成市教委评估,1个专业通过重庆市高职专业三级质量认证,撤销专业7个。学校11个专业在“金平果”2023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全国前10,其中市级“双高”专业群2个核心专业排名全国前3。 (三)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校企协同创新,建设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4门,市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1门,建成市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2门,纳入教育部监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立项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推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进“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弘毅学院实施方案》,组织弘毅学院人才培养宣讲活动。在2023级学生中启动学分制改革,建立学生选课制度;改革部分课程考核制度,实行课程重修制。 (五)质量保证体系稳步增强 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编写《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本筹建工作方案》,稳步推进职业本科大学创建工作。落实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圆满完成市级达标监测核查工作。 (六)招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学校2023年面向24个招录取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学生5743人,计划完成率为99.95%,招生计划一次投档率达99.88%,实际报到率为93.45%,与去年基本持平,统招录取2134人,占招生总数37.16%,同比增长402人。 四、深化产教融合,合作育人彰显新成效 (一)政行企校协同合作不断深入 积极对接企业,拓展实习资源,组织6186名学生分赴1983家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全年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12份,联合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班培养3670人、订单班培养735人。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教学视频、案例库、教学项目100余份。 (二)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拓展 2023年学校智能制造国际学院招生93人,俄罗斯斯坦金大学共计派出博士、教授等外教来校授课7人次,引进课程13门,组织中俄学生互访16人次。“未来非洲计划”项目第一批学生已入校学习,并启动第二批项目学生招生工作。中泰职教联盟建成5门校级双语课程,7门中文+职业技能标准,组织中泰人文交流活动15场450人次。 五、优化师资队伍,人才工作获得新进展 (一)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完善职称评定、分类考核、绩效工资分配、二级分配等制度,制定《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3-2025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修订)》《“双师型”教师等级认定管理办法》等10项管理制度。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全年新招聘教职工102人,其中新增辅导员10人,新增思政课教师1人,生师比进一步优化,两支队伍进一步强化。狠抓人才引培工作,送培博士10人,新引育博士26人,签订意向协议11人,博士后入站1人。全年完成分级认定“双师型”教师584名。 (三)教师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积极组织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等12批线上线下教师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近1400人次。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组织150余名教师参加顶岗实践,3名教师入选“第十批双千双师计划”,2名教师参加市外科研顶岗实践,48名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六、强化思想引领,学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学生教育管理持续强化 持续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开展学风建设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校外实践资源建设,分别在重庆市江津区、城口县等地建立4个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本年度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共计2404.537万元,受益学生50202人次;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持续推进 持续推动辅导员队伍“强能培优”工程建设,开展辅导员专题沙龙活动5次,组织辅导员专题培训8次,“丁晓亮工作室”获评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实现市级辅导员工作室“零突破”。辅导员获市级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名教师被评为重庆市辅导员年度人物。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品牌效应彰显 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1个、“书院制”文化长廊1个、学生社区服务站2个和谈心谈话室9间,持续为学生学习、生活搭建平台,不断完善学生社区服务育人载体。开展“粽览望深夏,箬叶绕千思” 端午主题游园、“旧衣捐赠”等学生社区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四)共青团工作成效显著 顺利召开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充分发挥“青年讲师团”“团干部上讲台”等青年宣讲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宣讲1000余场。积极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组建20余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100余个“返家乡”社会实践团奔赴深入江津、北碚、奉节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荣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1项,重庆市优秀团队4项、先进工作者2项、优秀个人4项。 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制定并完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试行)》《职务科技成果披露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制度及管理办法。2023年聘任专职科研岗2名;成立科技创新团队4个。全年申报知识产权124项,授权164项,其中国内发明103项,国际发明20项,同比增长300%;发表论文304篇,其中中文核心68篇,三大检索57篇,同比增长7.5%;立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78项,同比增长6.8%。技术服务到款额1004.31万元。 (二)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聚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强化乡村振兴成果,依托学校办学优势,有序推进学历教育规范化整治,学分认证转换等工作。全年培训人员4.4万人次,培训收入1031.32万元。2023年成功获批重庆市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7门,获批市级示范性基地3个;获批市级培训机构3个;获批市级培训项目2项。 (三)乡村振兴服务持续深化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和技术技能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拓宽新农学校覆盖面,在江津、黔江、彭水等7个区县挂牌成立15所“新农学校”。开展美化乡村建设,粉刷墙壁700㎡,绘制完成9幅墙绘,绿植景观栽种200㎡,道路美化500米。申报市乡村振兴局项目—乡村振兴基层干部高校培训基地,成功入选“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二批实验校。 八、加强办学保障,校园建设取得新发展 (一)法治工作建设深入推进 修订完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出台30余个规章制度,夯实制度基础。师生荣获市级法治类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年开展法治宣讲2次,开展法治专题实践活动10余次,受众面上千人。学校“阳光法律咨询工作室”为师生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法律顾问审核相关规章制度及合同年均800余份,为学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年均60余次。不断加强民主参与,全年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2次,审议通过学校章程、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及《专业技术人员分类考核办法(修订)》等5项制度及方案,保障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二)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获批市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项目1项,荣获市级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完成教育评价改革阶段评估工作。严格规范公文收发管理,全年收文2105个,党委发文144个,行政发文520个。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学校教育教学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数字与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教学楼及学生公寓项目等多个项目按期推进,在建建筑约5.9万方,拟开工建筑6.9万方,办理权证建筑3万方。 (四)数字校园建设日益完善 实施全光网络改造,优化校园网络结构和性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为:2023年3月20日至2028年3月2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我校暂无2023年绩效情况 奖惩:2023年我校获评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等国家级技能竞赛4项,我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获得国家级奖项80项、省部级奖项59项。 2023年我校无诉讼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23年我校接受捐赠及使用情况如下: 1.2023年1月,我校接受重庆西门雷森精密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捐赠的13套设备,其中包括1套6轴并联机器人、3套MCD机电一体化虚拟调试装备、3套MCD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平台、3套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平台、3套工程组态平台,共价值人民币100万元,目前该13套设备正投入教学使用。 2.2023年4月,我校接受重庆转折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转折点云课堂软件100套,共价值人民币150万元,目前该100套设备正投入教学使用。 3.2023年11月,我校接受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60套应用软件其中包括20套PPK数据处理软件、20套雷达解算软件、20套雷达处理软件,共价值人民币150万元,目前该60套应用软件正投入教学使用。

填表人: 蒲珍珍  联系电话:18573137992 报送日期:2024年06月04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