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聚焦“四业一化” 彭水 推动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4-04-22 14:56
发布时间:2024-04-22 14:5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彭水县城

在彭水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薯加工厂里,工人正在加工苕粉。

重庆彭水水电站通航工程

游客正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蚩尤九黎城体验高山流水,乐享假日时光。

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两江广场上,一场秋季购物节正在这里举行,热闹的集市与城市夜景交相辉映,热闹非凡。

彭水新城一角

核心提示

彭水,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新时代新征程,彭水立足生态、民族、文化“三大特色”,紧扣“建设民族地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三大定位’,建设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大目标’,推动经济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升、乡村面貌提升、生活品质提升、人文素质提升、对外影响提升‘六大提升’”的发展思路,聚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四业一化”,探索走好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的新路子。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4.7亿元、增长8.2%,增速位列全市区县之首。

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抓手

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3月4日,彭水举行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集中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68.1亿元。同步集中开工重点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62.3亿元。

签约项目中,北京易同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亿元,在彭水完成智慧农业展示园、红薯科研所、万亩良种示范基地、年产3万吨红薯淀粉加工厂、苕渣饲料加工厂、苕液污水处理厂、中心保鲜气调库、6条淀粉制品深加工生产线、4条淀粉烘干线、区域性中央厨房等项目建设,开发红薯系列健康休闲食品。

同步开工的重点项目中,也有3个涉及红薯产业。这些项目将助力彭水建设红薯加工产业园、红薯产业物流园、红薯现代产业园,推动红薯“一主”产业全链条发展。

红薯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特别适合在生态优良、气候适宜的彭水种植。早在2003年,彭水就把红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近年来,彭水更是以“生态+有机+健康”为方向,进一步优化完善红薯产业布局,着力全产品研发、全链条打造、全效益提升,推动全县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红薯产业附加值,做好精深加工是关键。在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厂产品展示区,以晶丝苕粉为主的10多类红薯产品琳琅满目。“红薯从种植到深加工利润有40%,1斤能赚10元,收益是单纯种植不可比拟的。”企业负责人葛先萍说。

在彭水,像龙须晶丝苕粉厂这样,以红薯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当地红薯产业不断壮大,诸多农业龙头企业在抓好传统红薯粉加工的同时,也更加积极地研发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彭水红薯,被加工成粉丝、薯片、薯干、饼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不仅是红薯。彭水发展壮大以包装饮用水、果蔬饮料、自热食品、红薯制品、调味品、畜禽加工等为主的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饼、一听饮、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八个一”健康食品,加快建设在西部具有影响力的生态绿色产品供给地。

截至去年末,彭水保家工业园区入驻食品生产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4家。其中,规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6家,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亿元。

围绕生态农业,彭水将紧扣红薯“一主”产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做大做强中药材、畜牧“两辅”产业和以烤烟、茶叶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全面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以风光水储气一体化为抓手

推动生态工业提级扩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极其重要的动力。近年来,彭水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民族医药等产业集群。近3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保持在5.3%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以上。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水是财富的象征。滚滚乌江,也为当地带来了滚滚的财富。早在2007年投用的彭水乌江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年产值13.2亿元,是目前重庆最大的水电能源项目。

为彭水带来清洁能源的除了“水”以外,还有“风”和“光”。2023年9月,彭水靛水风电项目正式开工,成为首批落地彭水投建的风电项目。

华润彭水靛水风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00兆瓦,拟建17台5.6兆瓦机型和1台5.0兆瓦机型风电机组,计划2024年9月底前建成首台机组并投用。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将达1.7万毫瓦小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43万吨,将为彭水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以风、光、水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是发展的方向,也是产业的蓝海。彭水储备风光水储气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储备风电项目3个、光伏项目11个,储备页岩气、压缩空气储能、页岩气制氢等“三新产业”项目7个。高起点谋划2024年指标竞配项目3个,重庆(彭水)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即将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生态工业,彭水将大力实施工业产值倍增计划,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力促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到202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40亿元。

以“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

推动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

彭水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心,峡谷奇险纵横、山川秀美怡人,摩围山、七跃山多山相连,乌江、郁江两江环流,绿水青山,生态优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涵盖8大主类,18个亚类,8种基本类别,435处旅游资源单体。

彭水把旅游业视作最有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传承保护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红色文化、乌江文化,切实将优美的山水资源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结合,不断推动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2011年,首届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在彭水开幕,中国摩托艇联赛首次走进西南地区并落户彭水。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彭水带来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此后,彭水连年举办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以赛事活动促进旅游发展。截至去年,“一节一赛”已成功举办12届,成为彭水知名度较高的文旅品牌。

作为苗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蚩尤九黎城,是彭水“一节一赛”的“主阵地”,已成为渝东南最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之一。在这里,热情的苗家汉子和“娇阿依”唱起山歌,捧起米酒,邀请游客共赏苗乡民俗,共享苗乡之韵。

阳春三月,百花绽放。在广袤的彭水乡村,油菜花、桃花、李花次第开放,装扮着河流山川,扮靓了千里沃野,吸引了如织游人。

乌江江畔,善感乡周家寨村地处彭水、酉阳和贵州沿河交界之地,是彭水的南大门。周家寨景区如同一颗镶嵌在乌江画廊上的明珠,于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全力朝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挺进。

摩围山旁,润溪乡采取“土地入股、以房联营、产权共享”的模式,对黄地峡进行全新打造。该乡樱桃井村建成花千谷农业观光园、盈隆客栈等一批景点,全村单日接待能力达1000人,村民们高兴地吃上了旅游饭。

围绕生态旅游业,彭水将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立足“山、水、文”资源禀赋,围绕“九苗”“三养”拓内涵塑品牌,继续深化旅游景区市场化运营,加快创建摩围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办好系列节赛活动,不断提高“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以拓展空间丰富场景为抓手

推动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

进入4月,雨水频频光顾重庆。每至傍晚,乌江彭水县城段便会升腾起薄雾,把两岸初上的华灯与波涛起伏的江面包裹上一层朦胧的诗意。

缓缓前行的游轮上,游客们闲庭信步,观赏着一江两岸美景。与此同时,古香古色的游轮,也成为一道吸引两岸游人驻足的亮丽风景。

重庆的城市消费,60%发生在夜间。“夜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021年,彭水“九黎城01”游轮首航。这艘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政务会务、商务接待于一体的大型游轮,船首为牛头状,船体以传统苗族吊脚楼建筑为主体。融入的大量苗族元素,令其别具苗乡特色。运行后,很快成为彭水县城一景和最热门的游览项目。

在推出“九黎城”游轮的同时,彭水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打造“沉浸式灯光夜游”,以全新的光影技术,不断丰富“夜味”“夜赏”“夜玩”“夜购”等业态,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体验。

傍晚时分,漫步彭水县城,可以欣赏城市光影与古老建筑的交融之美;走进景区村寨,能够观看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感受浓郁的苗乡风情;县城遍布的夜市,是品尝特色小吃的好去处——嘟卷子、荞锅烙、擀酥饼以及用本地晶丝苕粉制作的酸辣粉,都是极具苗乡特色的彭水美食。

去年以来,彭水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陆续推出多项促消费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夜经济”消费活力,满足灵活就业、休闲娱乐等需求,丰富市民和游客的生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攀升,成为各地竞逐的经济发展新赛道。围绕现代服务业,彭水将提质发展商贸、金融、会展、餐饮住宿等业态,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平台经济、连锁经济,建设一批专业市场、智慧潮流商圈、夜市街区,打造一批商贸、工艺品、饮食等特色品牌,促进现代服务业同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

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为抓手

推动“小县大城”武陵崛起

走进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天津路,环境面貌令人眼前一亮。悠长的街巷、古朴的砖墙、雅致的院落……更新改造后的老社区透露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底蕴,焕发出奕奕新神采。

鼓楼社区是彭水县城有名的老社区。在鼓楼社区核心的天津路,彭水采用“留改拆增”方式,盘活现有民房、闲置土地等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存量用地,实现空间焕活;深挖红色文化优势,串联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故事长廊,打造承载彭水人历史和记忆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新建“居民议事亭”“廉洁文化亭”“卧云书院”“院坝休闲角”及鼓楼社区“口袋公园”项目,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功能。

天津路的嬗变,是彭水以打造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为抓手,推进“小县大城”在渝东南和武陵山区崛起的生动范例。去年,我市发布《推进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彭水等区县全域推进区县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彭水县城由老城、新城、景城及高铁片区组成。穿梭其间,让人能够体验“穿越古今、走向未来”的独特神韵。

近年来,彭水立足“山城”“江城”独特风貌,传承民族历史文脉,一体推进老城提质、新城提速、景城提韵,实现城即景、景即城,城景互动、景城融合。

老城提质上,重点突出乌江文化,统筹留、改、拆、增减再提质,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展现“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魅力。

新城提速上,重点突出现代文化,按照每年出让土地1000亩、开建续建房屋100万平方米、新增入住1万人“三个一”目标推进建设,打造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

景城提韵上,依托蚩尤九黎城继承和延续苗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重现“九黎之城”历史风貌,打造彭水最闪亮的旅游名片。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彭水将抓住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机遇,加快推进鼓楼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彭水之约·梦境乌江”光影画廊等项目,提速推进新城骨干道路、商业综合体等建设,突出苗族文化,提升蚩尤九黎城景区的内涵和魅力,以城带乡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推进高铁片区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完工,主动迎接“高铁时代”。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