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出炉!26项举措推动重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六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8月2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重庆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张春广 摄)
《实施方案》细化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即: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
到2023年,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税费服务新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收监管新体系。
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六个方面共26项重点任务。六个方面包括: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提供高效智能税费服务、精准有效实施税务监管、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强化税务保障措施。
据了解,《实施方案》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获得感为主要目标,聚焦办税缴费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围绕高效智能,推出了一系列利企便民惠民的改革举措。
“高效智能”意味着要让纳税人缴费人进一步“少跑腿”。《实施方案》明确,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方式,2021年基本实现企业税费事项“网上办”、个人税费事项“掌上办”。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涉税业务网上办理事项达214项,其中203项可全程网上办,企业纳税人90%以上的税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
在“少跑腿”的同时,“高效智能”还意味着进一步便利纳税人缴费人网上办税。《实施方案》指出,积极推进增值税、消费税及附加税费等自动预填申报;实施财产和行为税、增值税、消费税及城建税等附加税费申报表整合,大力推进税(费)种综合申报。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深化税企互动,2022年实现运用大数据为重庆企业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信息,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直达快享。构建12366税费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动向以24小时智能咨询为主的转变,2022年基本实现咨询“一线通答”。
当前,川渝税务部门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的框架下,正在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成渝地区税收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已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全国首创线上跨省缴税“新模式”,34家商业银行跨省缴税“一键直达”;“新办纳税人登记”、跨省(市)迁移等38项业务实现电子税务局线上“一键通办”。
《实施方案》从税收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谋划。提出要推动制定成渝地区统一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现税务执法标准统一、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建立成渝地区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便捷办税同标同质;探索高竹新区税收执法、服务、监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跨省域毗邻地区发展提供税收征管经验;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统计核算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这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性、引领性作用。基于此,《实施方案》将“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摆在了6方面重点任务的首位。
据了解,《实施方案》提出以重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融入重庆“十四五”规划和“智慧名城”建设。借助智博会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税务智能化示范案例和成果交流借鉴。推动电子税务局与“渝快办”平台深度融合、有效对接。2022年基本实现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2023年基本实现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税务人员信息“一员式”智能归集。
《实施方案》指出,在落实发票电子化改革任务方面,加快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步伐,依托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免费为纳税人提供电子发票申领、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提高电子发票覆盖面,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
据介绍,自2020年12月21日起,重庆地区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专票电子化。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市电子专票已开具93210份,开具金额66.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