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坪坝:深化政务服务应用“场景” 让“双城”生活更通畅
深化区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高质量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沙坪坝区携手四川有关市区深化交流合作,在加快落实“川渝通办”3批次311项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推进更多事项通办,通过同步发力,推动资源互动、政策互通,让诸多便民利民事项在川渝两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今年上半年,共办理“川渝通办”事项84158件,同比增长 185.81%。自“川渝通办”事项发布以来,累计办理162313件。同时,根据《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清单》,承接结婚证、医保电子凭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9个应用场景的亮证互认。
持续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目前,我们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多个线下‘川渝通办’专窗,通过规范窗口工作流程,完善川渝两地后台审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让异地办理流程更清、效率更快。”沙坪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兰新宇表示。
“川渝通办”究竟能够实现哪些具体事项的异地办理?兰新宇列举了几个高频应用场景。像两地居民身份证换领、车辆及其驾驶证核发和违法处理、新生儿出生登记等群众办理较多的事项,现在只需要进一扇窗口或者一个部门,就能一次性办理。此外,推进“数字化+政务服务”,推动成渝两地“跨省通办”线上提速,提高川渝两地协商协同政务服务效能。
深化成渝两地专题政务合作
近年来,沙坪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前沿阵地的优势,先后与成都市武侯区、青白江区、四川省广元市等开展交流合作,多个专题合作事项高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沙坪坝区人社局开设的“成都市武侯区人社业务跨省通办专窗”
其中,在川渝人社合作专题上,沙坪坝与武侯区以“两城共融·就业先行”为主题,率先在两地联合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场,服务1956家企业,共同提供就业岗位5.14万个。推动成渝两地创业导师、创业活动等资源信息互通,实现73名创业导师信息共享。同时,探索川渝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区域协同试点,推动实现同一服务事项在两地同标准办理。开设沙坪坝区武侯区社保通办窗口,通过专网通、APP办、邮递送等方式,实现社保关系转移、养老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办理、工伤认定等17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而在川渝警务合作专题上,区公安分局与四川省广安市公安局建立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警务合作机制,在便捷户籍办理、联动人口管理、共管交通安全等15项内容上均明确了合作方式和合作保障。此外,还推动户籍管理服务政策创新,启动川渝两地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试点工作,让两地户口迁移省时省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务服务还需要打通更多应用场景。”兰新宇表示,唱好成渝两地“双城记”,除了在政务审批工作上进一步深化无差别、零距离的服务模式,还应该进一步构建两地之间合理有效的联结机制,通过彼此间要素的进一步流通,打造出更多有温度的应用场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