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在答复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张志辽代表《关于重庆建设人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议》时透露,经与重庆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重庆市将提高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持续实施好教育强市战略。
近年来,全市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
重庆率先印发《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及工作清单,出台市级层面配套文件42个。组建第一届全市教育评价改革咨询指导委员会,立项评价改革试点项目160个,遴选全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181个。
重庆还连续三年将“科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落地落实”纳入市政府督查激励,对获评区县给予1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聚焦“十不得一严禁”等有违教育评价改革精神事项,对全市高校、区县开展集中督察、区县交叉督察和核查“回头看”。
——提高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
重庆认真落实教育部“地方重点高校要保持生源的多样性,鼓励各省之间加强生源交换”工作要求,以市属高校增加出省计划、优化生源结构意愿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持续优化高校生源结构。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中西部协作计划、与外省市对等交换等方式持续增加出省计划,2022年增加出省计划1444人,2023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出省计划1074人。
答复中提到,接下来,重庆将健全教育评价改革机制。加快出台师范院校评价、职业院校评价等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市级教育评价数字化平台,完善学生、家长、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分批推出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总结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开展“破立”落实情况督查,常态化监测、整治违反禁止事项情况。
同时,重庆将推进与外省市对等交换招生计划。加强与外省市优质生源基地和优质高教资源集聚地的工作对接,重点推动增加与高等教育强省(市)的本科招生指标交换计划,持续提高我市高校出省计划比例,优化生源结构,提升高等教育多样性。
此外,重庆还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为目标,完善多元协同、共建共管的治理模式,推动联合体内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共建共享。针对办学条件尚未达标的职业学校,实行“点对点”督促指导、攻坚突破,同时开展全覆盖监测,确保学校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相匹配。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