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优化营商环境 > 最新动态 > 内容详情

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在渝落地 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后可自行借入外债资金
 发布时间:2020-11-06 21:0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渝企跨境融资更便利了。11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获悉,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已顺利在渝落地。此项试点取消了企业外债逐笔登记,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外汇管理部门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后,可自行借入外债资金。

为便利企业综合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今年9月,重庆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正式启动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凡是合规经营的企业,只要成立满1年以上且有实际的经营业务活动,即可向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申请一次性外债登记额度。

相对于以前的逐笔外债登记管理,此项试点让企业跨境融资更加方便省心——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业务后,可在核定的额度内自行借入境外资金,不再需要每笔借款合同签订后至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签约登记手续。

同时,企业融资额度的计算更加简便,不再受到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的约束;融资期限对融资额度占用的影响也大幅降低,企业可以更加灵活选择本外币跨境资金。

重庆富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因业务规模持续做大,该公司融资需求大,境外借款比较频繁,重庆推行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至少可以为该公司节省9次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业务的时间。此外,由于外汇管理部门仅对企业借入资金规模实行动态调整,不再逐项审核企业借款合同,申请材料一并简化,公司可以直接在所在地银行办理外债账户开立、跨境资金汇入和结售汇等手续,相关业务便利化程度和效率都大幅提升。

来自重庆外汇管理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重庆已有8家制造业企业成功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重庆外汇管理部办理一次性登记外债总额已超过170亿元,切实为企业运用外债资金提供了便捷。

重庆外汇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企业外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在渝落地,重庆企业借用境外资金已实现“全流程”便利。借入时,无需逐笔登记,取消“每笔外债最多可以开立3个外债专用账户”的限制;资金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借款偿还后,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外债签约注销,并取消办理时限要求。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