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优化营商环境 > 最新动态 > 内容详情

西部(重庆)科学城在全国首创环评“清单式”填报为企业“减负”
 发布时间:2021-11-1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环评报批环节更简、时间更短、服务更优,甚至可以实现“清单式”填报,如今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变成了现实。11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七条创新措施,其中在全国首创环评“清单式”填报,持续为企业“减负”。

今年,重庆力玛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下称力玛特公司)精密刀具项目正式落户位于重庆高新区的清研理工科技园,前不久,公司拿到厂房后,开始着手装修和办理相关手续。

“生产线还没建好,就有客户找上门,可我们哪里敢接。”力玛特公司总经理李国才说,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要尽快开工,快速取得环评批复成了关键。

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符合完备程序的前提下,在全国首创了环评“清单式”填报服务。

据介绍,所谓环评“清单式”填报,就是分行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下称《指南》),给出主要生产工艺、产排污环节及排放源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环境管理要求等“菜单式预设选项”供企业填报,企业只需“按图索骥”,就可以大幅缩短编制时间、减少编制费用。同时,减少规划环评及其他符合性、环境质量现状、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等分析内容,达到环评“瘦身”的目的。

一周前,力玛特公司委托专业的环评公司完成了“清单式”填报,并准备好纸质的环评申报材料。11日当天,李国才到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材料后,就现场取得了批复。

他告诉记者,以前申报环评,企业委托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单位至少需要编写近200页的内容,还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主要生产工艺、产排污环节及排放源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环境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相关因子开展监测。从报告编制到送审,需要两个多月时间,花费七八万元。如今采取环评“清单式”填报后,时间缩短到7天,同时还节约了3万元编制费用,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更是加快了项目开工速度。

“目前,环评‘清单式’填报率先在先进制造产业领域试点,下一步,我们还将逐步推广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高技术服务产业领域,实现西部(重庆)科学城四大主导产业全覆盖。”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11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获悉,为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近日制定了《重庆高新区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七条措施》(下称《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高质量发展。

除了“清单式”填报服务的创新,《措施》还推出了“打包”环评、科学城“五区联动”跨区通办、公开区域环境质量数据、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正面清单“零打扰”和“依法审慎处罚”、规范第三方服务市场等六项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创新措施。

其中,在全市率先提出同类项目“打包”环评,即:对同一个建设单位近三年内拟建的城市道路、学校、建筑垃圾填埋场、河湖整治、公园等同类型建设项目,纳入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实行一次编制、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切实把方便留给企业。

同时,由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涉及5个行政区,《措施》还推出了科学城“五区联动”跨区通办,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含后评价)、排污许可申领等高频事项纳入“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行“就近申请、异地收件、内部流转、属地办理、邮寄送达”,有效解决异地办件不便问题,推动科学城一体化发展。

“2021年是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建设年,为推动项目建设,我们还持续推出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结合重庆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定期公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结果,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使用,数据有效使用范围内,环评无需重复监测评价,省钱又省时。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