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优化营商环境 > 最新动态 > 内容详情

拼时效 拼服务 拼创新 云阳营商环境连续四年“领跑”渝东北
 发布时间:2025-09-25 16:0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9月19日傍晚时分,云阳县云江大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罗记片皮鸭店外排起长队,浓郁的果木香气夹杂着鸭皮脆香弥漫在空气中。只见一名年轻人快步上前,亮出手机订单,师傅手起刀落,将一只烤鸭片好、打包……身后的语音提示器又响起新的订单。“最近半个多月,线上订单翻了一番!”重庆芸阳罗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理文揩了揩手告诉记者,这变化与自己8月底办理的“个转企”密不可分。

记者从云阳县发展改革委获悉,2021年至2024年,在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的区县营商环境评价中,云阳县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位居渝东北第一。

通过“拼时效”“拼服务”“拼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该县新增市场主体5273户,新升规上企业49家,开工重大项目115个,签约重点项目176个,绘就出一幅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招商引资多点开花、产业发展提速增效的生动画卷。

拼时效

“个转企”办理时限压缩至半天

30岁的罗理文是云阳县云阳镇人,2023年6月创业至今,已将“罗记片皮鸭”门店从1家开到了9家,年营收在200万元左右。

“为了满足‘两店一年’的特许经营政策吸引加盟伙伴,同时顺利在直播电商平台开展连锁团购业务,我必须及时办理‘个转企’。”罗理文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形成规模效应、吸引线上客流,今年8月26日,他来到云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相关事宜。“本来只是抱着咨询的心态前来,想着回去以后好准备资料,没想到当场就完成了变更。”

云阳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提供办事服务。记者 刘翰书 摄

当天上午,在云阳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县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负责人傅静在了解罗理文来意后,一对一指导对方登录渝快办APP,进入变更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专区后,按照变更登记流程,根据提示一步步填写相关信息,前后10多分钟就完成提交。就在当天上午,罗理文在现场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和全套印章。

“以前办理‘个转企’需先注销原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然后申办新的企业营业执照,规定办理时限是6个工作日。现在我们在规定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至半天。”云阳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张毅介绍,除了“个转企”,他们还将企业信息变更、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普通注销登记办理时限从6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同时,通过推行信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大幅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阳县政务服务中心,除了200多名工作人员轮班在57个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该中心还通过AI+等手段,打造夜间及节假日无休的智能导办区,依托39台智能终端和帮办代办志愿服务群体,向市场主体提供各类“不打烊”服务。今年以来,中心已为企业办理各类业务10.19万件,满意率达99%。

“你看,现在打开直播平台,显示的就不仅是原来的一家门店,县内9家门店都会一一展示,方便消费者就近下单。”罗理文说,“个转企”完成后,他每天的线上营业额翻了一番。

拼服务

企业入驻园区即享保姆式服务

“之前还担心自己不是本地人,在这里开办企业人生地不熟,会有诸多不便,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9月19日上午,在云阳工业园区黄岭组团,重庆毅兵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高国向记者聊起自己在云阳投资的经历。

入驻云阳工业园区黄岭组团的重庆毅兵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云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吴高国是奉节县人,2023年4月,受云阳工业园区要素成本相对优势吸引,他将企业落地园区黄岭组团——投资3000万元生产再生循环改性材料,包括用于管道制造和电缆外壳的PE片料及颗粒,同时生产塑料果筐。6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数十人。

“一开始,我还在想怎么也要请一两个人,专门来跑各种手续,不料这些事情都由园区代办了。”吴高国告诉记者,当年4月招商协议一签订,云阳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服务部部长黄昊和同事黄金就主动联系自己,并在一个月内,办好了土地出让及工程规划等手续。

由于是自建厂房及办公楼,企业在建设期间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哪家的质量更好?哪家的价格更优?吴高国并不熟悉情况。他与云阳县经济信息委招商科负责人王建辉聊起此事,对方立马承诺帮他咨询了解。“我以为对方只是随口应承,哪晓得王科长当天就带着我接连跑了3家混凝土搅拌厂进行比较。”吴高国感慨,云阳是真心实意在服务企业、为企业着想。

“我们秉持‘企业办事不出门,园区的事园区办’的理念,竭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云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谭华回忆,重庆毅兵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进场建设之初,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开挖从市政道路到园区道路的出入口,进场后,又需要提供水电等各类要素保障。“以往,这些手续和事项都需要入驻企业自己去跑去办,现在统统交给园区协调办理,企业只管提需求。”

从2023年4月签约入驻,到2024年底竣工验收,如今,已经投产的这家企业又迎来了园区的另外两名常客——云阳工业园区管委会驻企服务员张帆和李小蓉。原材料购买是否方便?销售渠道是否打通?与县内同类企业如何资源共享?成为他们新的服务主题。

拼创新

直供气让企业每年降本2000万元

如果没有能够切实惠及企业的创新举措,云阳县差点与一个年产值逾3亿元的高端电子功能材料项目失之交臂。

“我们本身就是一家落户云阳20年的企业,在新项目筹备之初,云阳也是首批考察对象。”采访中,云阳县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野讲述了分两期建设、年产1.2万吨高端电子功能材料项目是怎样被“留”在云阳的故事。

坐落在云阳工业园区人和组团的云阳县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了解到,云阳县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就落户云阳工业园区人和组团,主要生产无机粉体材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向玻璃、陶瓷等低附加值企业供应原材料。

“2023年开始,我们意识到企业必须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转型升级,并瞄准了高端电路板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方向。”林野告诉记者,企业其实早在2007年就尝试生产高端电子功能材料——球形粉体材料,这种结构的材料能为电路板带来更好的导电率、耐磨损和耐高温性能,虽然当年就曾打破国外垄断,但受限于质量不够稳定和市场价格过高,而一直处于搁浅状态。近年来,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变化带来的质量和成本优势,公司决意淘汰原有落后产能,向这一高端领域迈进。

虽然第一时间就想把高端电子功能材料项目落地云阳,但在2023年底的考察选址中,林野发现,气价成为该项目定址云阳的拦路虎——与沿海部分地区相比,企业每立方米气价会高出1块多。“这个项目每年用气量超1000万立方米,这意味着在云阳投产将使企业增加约2000万元直接成本。”

这让林野陷入犹豫徘徊,一度想把新项目落户沿海地区。

“云阳本地企业还要到外地投资,说明我们服务企业不到位!”云阳县经济信息委主任李刚回忆,获悉这一情况后,云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立马带着他和县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跑重庆主城、四川成都。经过10多次争取和谈判,最终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达成直供气用气协议,以与沿海园区同样的价格,帮助企业每年降低成本2000万元。目前,云阳县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球形碳微粉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期,即将投产。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