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级司长大卫·穆思(右二)在问界汽车展台前参观。(赛力斯供图)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落下帷幕。5天时间里,650余家中外企业汇聚在12万平方米展区,围绕“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这一主题,就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重庆把握机会,组织60余家企业参会,在这场盛会上,在全球供应链中,找寻坐标,明确定位。
“链”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深度融合趋势
7月16日,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问界汽车展台前人潮涌动。众多参观者中,头发花白的大卫·穆思格外引人注意,他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级司长。
“如果问界在欧洲销售,鲜有品牌能打败它。”大卫·穆思说,如果该车在欧洲销售,他一定会买一台。
问界收获好评,与其背后的产业链密切相关。赛力斯构建了以与华为跨界合作为核心,包括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的“1+1+N”合作生态,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高度的零部件集成以及供应商本地集聚,各企业之间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步生产。
如今,通过对供应链进行优化整合,赛力斯将原先的300家一级供应商“集成”为100家,其中20家为世界级优秀供应商,使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赛力斯是重庆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底,重庆已形成包括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全覆盖。
这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升。目前,重庆正着力推动汽车产业从“链条型”向“生态型”转变,构建起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的新型产业生态。
市经信委主任王志杰表示,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也随之发生深度的转变。未来,重庆将顺势而为,积极推动整车与零部件产业链供应链纵向垂直整合、横向集链成群,构建全新的汽车产业生态,努力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网状融合体系发展。
近日,市经信委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我市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并形成“1000+500+5”的全新产业链体系。
“链”全球
陆海新通道成沿线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载体
本届链博会,重庆布置“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展区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由中国贸促会联合通道沿线18个国家的19家商协会共同发起,秘书处设置在重庆。在这个联盟的展区,不仅展示了成员国的特色产品,更有一个“陆海优品”展位,陈列着新疆红酒、广西茶叶等商品。
“陆海优品”,是重庆基于陆海新通道联动机制构建的综合品牌——以通道为载体,集聚沿线地区的特色产品,帮助这些产品加速“走出去”和“引进来”。
目前,陆海优品线上旗舰店已实现入驻商家360余家,上线商品超过2000余款,覆盖国内25个省区市、沿线15个国家和地区。
陆海新通道已成为沿线地区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借助通道,重庆柑橘、柠檬,广西金桔,以及云南的葡萄、四川的沃柑等农副产品,出口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如今,重庆已在陆海新通道上构建了从销售到资金端的全链条服务,让重庆加速与世界相连。
“陆海新通道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也在加速重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坚定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而陆海新通道,则是中国践行这一理念的实践与部署。
于健龙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贸促会发起成立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让通道沿线地区的工商界紧紧相连。联盟各成员单位将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区位优势,共筑更高水平的“硬联通”基石、共拓更富潜力的“软联通”空间,共育更具活力的“新增长”引擎,为推动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而作为陆海新通道的发起者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正加速推动通道建设。今年上半年,重庆经陆海新通道运输集装箱量同比增长超40%,覆盖范围扩展至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1个港口。
未来,重庆将放大“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推动贸易优化升级,推进数字化创新,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通机农机、绿色食品等领域贸易往来,共同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链”未来
探寻“风向标”,为新重庆建设积蓄新动能
重庆参展链博会,不仅展示成绩,更探寻未来机遇。本届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等“6链1展区”。
这些主题展区,其实就是一个个全球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很大程度上是重庆可以瞄准的发展方向。
以低空经济为例,本届链博会首次设立“无人机展区”,多家飞行汽车企业亮相。
其中,御风未来展出的2吨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采用国产化动力系统与飞控技术,单次充电可飞行250公里,计划2027年取得载人适航证;广汽高域的量产型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获超1000架意向订单,其碳纤维机体依托国内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
低空经济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中国民航局预计,全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底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升至3.5万亿元。
目前,国内许多省区市都在布局低空经济,希望抢得这一万亿级产业的先机,重庆也不例外。
目前,重庆正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服务”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
AI在各类终端上的应用,也与重庆产业发展方向十分契合。
比如,英特尔展示了“AI晶圆缺陷检测”系统,识别效率提升90%,而重庆在集成电路领域布局了多家晶圆厂,完全可以引入该技术。再如,高通展示的“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之一,可以为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持。
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链博会带来的启示,可以让重庆在全球供应链重构浪潮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令重庆的开放逻辑更加清晰。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