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着力提升生态特色产业能级和竞争力影响力,截至目前,我市培育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125个、超2亿元专业镇63个。
为做精做深“土特产”文章,近年来我市聚焦“3+6+X”农业产业集群,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在38个区县优选培育64个乡村“一主两辅”生态特色产业,持续推动补链成群、延链增效,不断擦亮重庆农业产业“金名片”。
炎炎夏日,在柏梓镇万亩柠檬种植基地,满山果林郁郁葱葱,拳头大小的果实缀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工人们穿梭林间,忙着除草、施肥,一派繁忙景象。
“按照现在的种植技术管理,增收不成问题。”柏梓镇种植大户廖成彬说,他种植柠檬有20年,从几十亩起家发展到800亩,收益越来越好。“我们的柠檬严格遵守科学化、标准化流程种植,是绿色无公害产品,每年都会定期抽样送检,品质从源头得到了保证。”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是我国柠檬三大主产区之一,而柏梓镇,则是潼南柠檬的核心产区,也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柠檬)。如今通过标准化种植,潼南柠檬从柏梓镇出发,走出重庆,迈向全球,柏梓镇也成为产值数亿元的柠檬产业小镇。
在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当地村民切身体会到了专业村带来的效益。近年来,当地依靠毗邻长江边的地理优势,引导农民种、适度规模种、“大户”带头种等方式,发展脐橙1.2万亩,成为了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如今,我们大坝村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0多户,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户。”大坝村支部书记左明春自豪地说。
这是我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专业镇、专业村的一个缩影。立足巴渝广袤乡村,从涪陵榨菜到奉节脐橙,从巫山脆李到潼南柠檬,我市深挖“土”优势,做精“特”文章,利用立体气候、优良生态等自然条件,培育出一大批“生态特色宝贝”。
截至目前,我市培育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125个、超2亿元专业镇63个,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致富路。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