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让市民建言与公共决策“双向奔赴” 城市治理“金点子”怎样落地

发布时间:2025-07-31 06:48
发布时间:2025-07-31 06:4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7月28日,巴南区花溪街道的“巴渝特色口袋夜市”。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要广纳众智、形成合力。今年1月22日,市城市管理局、重庆日报联合启动“城市治理我建言”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积极建言。近日,今年前两季度的“金点子名单”出炉,其中不少“含金量”高、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正在或已经落地转化为民生项目,还有不少“金点子”被区县及相关部门采纳,纳入城市治理的规划中。这些“金点子”如何反映民生诉求,实现民意表达与公共决策的双向奔赴?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探访。

“金点子”1 口袋夜市

市民建议:激活重庆“夜经济”,破解“流摊”治理难题,打造一批“巴渝特色口袋夜市”

7月29日,夜色降临。巴南区花溪街道重庆理工大学对面,近200米长的“巴渝特色口袋夜市”沿花溪河畔铺开,各种潮玩摊位错落排列,繁星灯串的遮阴树,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牌在夜幕下闪烁。

“学生放假前这里更热闹。”花溪街道综合执法岗负责人张亮说,夏天到了深夜仍摩肩接踵。“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商铺一天入账接近1万元。”

不过,夜市改造前则是另一番“画风”——不少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不仅导致环境卫生脏乱差,更造成周边道路交通拥堵,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便利和市容整洁。

实际上,本次征集活动中也有不少市民反映,传统夜市摆摊确实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更深层次原因是管理粗放、特色缺失。就此,不少市民提出了打造“巴渝特色口袋夜市”的“金点子”。

“重庆的夜生活丰富,夜间经济活力强劲,但存在传统夜市空间分散、管理粗放等问题。如果能打造集约利用与管理的‘口袋夜市’,既能激活闲置空间、丰富市民夜生活,又能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网友“仲山一剑”提出建议,“巴渝特色口袋夜市”应建立“政府引导+社区自治+商户共管”机制,配备夜间巡逻安保,保障安全有序运营。

还有呼吁平衡“民生温度”与“城市秩序”,建议“可借鉴口袋公园理念,将零散占道夜市升级为集约式‘口袋夜市’破解难题。”

这些“金点子”很快被纳入了花溪街道的议事日程。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结合“金点子”建议和当地百姓诉求,同时考虑实际情况,由街道牵头,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实地勘察和专题研究,召集商户、摊贩共商夜市规范经营事宜。经各方充分协商后,街道委托专业运营公司在重庆理工大学对面划定约4000平方米地块,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口袋夜市”,为流动摊贩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

今年5月,崭新的“巴渝特色口袋夜市”投运。记者看到,白天客人较少的时候,仍有两名城管队员在市集巡逻。巴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花溪大队队员李俊说,他们要求入驻商户配备餐厨垃圾收集设施和油烟净化器,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在夜市人流高峰时段城管部门会增派力量加强巡逻,对轻微违规行为以劝导、纠正为主。“总之一句话,要保障夜市既繁荣又有序。”

“金点子”2 城市小公园

市民建议:从环境修复、功能转化、社区共治等方面着力,把荒坡菜地改造成城市小公园

夏日傍晚,夕阳穿过香樟树,洒在巴南区李家沱恒大公园蜿蜒的步道上。这个城市小公园里种植了大片翠芦莉,中央还有几株紫薇,一丛丛紫色小花散落在绿色草丛中,别有一番景致。

居民周红挽着老伴的手,一边悠闲地散着步,一边回忆起过去的情形:“以前从这里路过,烂菜叶子堆成山,臭味熏人,得憋着气绕道。现在草也绿了,路也平了,灯也亮了,饭后出来散步很惬意!”

这座环境宜人的城市小公园的前身,是开发商配套的休闲绿化区域。由于该区域后期管护不力,有居民又在这里私自种菜,原有的绿化地遭到破坏。

对此,市民从环境修复、功能转化、社区共治等方面提了不少“金点子”。

“收集到这些‘金点子’后,我们立足实际,在民意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公园进行改造。”李家沱街道城市建管岗长曾昌明说,公园重建采取“街道自筹+专项支持”模式;巴南区城市管理局提供步道砖等建筑材料,物流基地提供部分苗木,四方集团提供混凝土……

“泥巴路容易打滑,铺上石板路才稳当!”“安几盏路灯,放几个长椅,我们也有地方歇脚、聊天了!”“要是能添点健身器材、划块小地方给娃儿玩耍,就更好了!”公园建设过程也充分考虑到居民需求,清理平整约1万5千平方米损毁绿化地,铺设约800米步道步梯,建设约220平方米平台,安装了18处照明设施和5处健身器材。如今,这个小公园已成为社区居民的乐园。

“金点子”3 大件垃圾

市民建议:城市里,大件垃圾难以处理,应从安全专业服务、价格规范等方面及时处置

在征集的“金点子”中,关于建筑垃圾与大件垃圾的建议数量不少。不少市民吐槽,由于运输成本高、现场拆解不便,大件垃圾经常遇上“无家可归”的尴尬。记者采访中也发现,大件垃圾堆积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威胁公共安全。

北碚区万科金域华府小区居民李春平最近想更换用了多年的电脑桌,买一个新的可升降电脑桌,但在处置老电脑桌时,李春平发现远比他预计的复杂,“老伙计”体积太大,未经拆解连门都出不去。

“可我也不会拆这东西啊!”李春平联系过美团上回收家电的商家,对方要么不接,要么开价要好几百才回收。他为此很烦恼。

像李春平这样,为废旧大件家具处置烦恼的市民还真不少。不少废旧家具被搁置在消防通道,造成了安全隐患。

市民对此也提出了“金点子”,大件垃圾处置需求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需要及时清运,需要安全专业的回收服务,需要规范、可负担的费用。

北碚区领办了这一类“金点子”,在全市率先探索大件垃圾的处置方案。

方案首先瞄准大件垃圾无处可去的民生痛点。北碚区城市管理局市容科科长李建恒介绍,按计划,今年8月底前由各街镇申请,在有条件的居民区内设置规范的临时大件垃圾暂存点,并公示清运时间和管理人员,由各街镇负责落实装车人员,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开展运输处置。9月底前,在符合条件的区域或生活垃圾中转站内设置区级大件垃圾回收处置中心。

“我们还考虑到大件垃圾并非‘无主之物’,应该谁产生谁负责,厘清责任主体,也能从源头上减轻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李建恒介绍说,居民家庭或单位产生的大件垃圾,由各责任人或责任单位按照各自保洁责任范围进行收集后,提前与有生活垃圾合法运输资质的企业联系,并按要求将大件垃圾拉运至指定地点,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等相关工作。

为保障大件垃圾能及时处置,北碚区正探索大件垃圾线上回收处置预约服务,开发回收处理小程序,引进专业企业实施上门有偿收运服务。“小程序上线后,我们将委托具有生活垃圾合法运输资质的企业提供有偿收运服务,将大件垃圾运至区内回收处理中心进行拆分处理。”李建恒提到,政府还会邀请居民、企业、专家共议价格,并通过价格的透明机制、弹性设计,实现大件垃圾处置“市民自觉、企业有利、财政减负”。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