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打造家门口的妇女儿童“友好生态圈” 我市建成市级“渝好空间”四十八个

发布时间:2025-08-03 07:20
发布时间:2025-08-03 07:2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7月29日上午10点,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的“渝好空间”里,7岁的朵朵认真描画心中的“一米乐园”。不远处,妈妈刘敏正在听专业老师讲解收纳整理诀窍,这是“好姐家政”培训班新一期的课程。

建设“渝好空间”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是今年重庆市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已连续两年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市级“渝好空间”48个。

据了解,“渝好空间”融入了“一校两家四站”(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巾帼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功能。按照《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今年将开展24个“渝好空间”项目建设,惠及30万名以上妇女儿童、10万户家庭,为4000名以上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服务。

“公益+低偿”解带娃难题

7月30日一大早,江北区南桥寺社区的“渝好空间”就热闹起来。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开始写作业或参加兴趣活动。

“现在社区有托管班,不管是平时放学或是放假,都能在这里托管孩子,一个月才几百块钱,比外面便宜近一半。老师专业又负责,孩子很喜欢。”居民吴阿姨高兴地说。

南桥寺社区是一个老社区,隔代教育情况普遍。很多老人辅导孩子力不从心,而市场化的托管机构费用又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李胜男说,社区“渝好空间”创新推出“公益服务+低偿收费”模式——基础看护和作业辅导带有公益性质,仅收取远低于市场价的费用,用于维持基本运营;特色兴趣课程则按成本适度收费。

这种模式并非“只出不进”,运营方通过合理收费和增值服务,实现了超10万元的营收,还向社区慈善基金反哺5000元,形成了“服务惠民—运营可持续—反哺社区”的良性循环。

据介绍,“渝好空间”自开建就着力为上班族家庭解决“带娃难”,开展“好娃托管、好梦童年、好爱渝苗”普惠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接收假期托管1万人次、临时托育1500余人次。

好业工坊助7000多名妇女增收就业

35岁的吴九美家住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是一位全职妈妈。

“两个孩子都小,老公在新疆务工,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今年2月,得知社区“渝好空间”打造好业工坊、定期免费开展女性手工编织培训后,吴九美当即报了名。

一开始,吴九美对手工编织一无所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逐渐掌握了基本技巧,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常利用孩子睡觉的空闲时间坚持练习,从简单的针法到复杂的图案,一步步提升编织水平。

随着技艺逐渐成熟,吴九美开始尝试销售自己的作品。她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手提包、串珠饰品、毛绒玩偶等,并带到“渝好空间”展示和售卖,获得了不少顾客的喜爱和认可,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自信心。

后来,她还在“渝好空间”开设免费的手工编织培训班,教其他人编织技巧,分享如何把手工制品转化为商品、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等实用知识,帮助更多女性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

“好业工坊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女性,开展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助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正街社区负责人说,“渝好空间”里还设置了好品集市,利用爱心超市,开设巾帼优品专区,开展各类培训。

据了解,市妇联指导各个“渝好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好业工坊、好品集市、好姐家政等服务,已帮助7000多名妇女增收就业。

心理疏导化解危机

前不久,家住巴南区花溪街道荷花坪社区依云江湾的小刘,与男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其实,两人的感情之路颇为曲折。曾经,小刘在与男友发生争执后痛不欲生,甚至跳楼轻生。

经社区与多方联手救援,小刘被成功救下。为了帮她重新面对生活,荷花坪社区“渝好空间”邀请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力量,为其提供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社区还依托“渝好空间·荷花荟”项目打造的“好家守护”品牌,请荷悦工作室的律师出面为小刘和男友调解矛盾,确保问题得到依法解决。

多方努力下,男方意识到了自身不对,小刘也重新接纳了他。

荷花坪社区党总支书记蒋亚说,社区抓住“渝好空间”建设契机,打造“渝好空间·荷花荟”项目,引入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社区卫生、餐饮服务等业态,持续开展以“荷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市民提供形态丰富、魅力十足的公共服务。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