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密植不打架 亩产增两成 重庆创新“品字型”种玉米

发布时间:2025-08-11 07:07
发布时间:2025-08-11 07:0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玉米生产迎来创新突破!8月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了解到,永川区双石镇脚盆井村400亩示范田测产现场传来好消息,该示范田采用“品字型”高密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种植的玉米,平均亩产达581.5公斤,较该区去年平均产量增产21.93%,亩均增收257.3元。

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工程师李尚介绍,“品字型”高密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智能装备+农艺创新”,破解了传统密植下“增密必减效”的瓶颈。

“传统密植像‘插筷子’,植株挤在一起抢光争肥,通风差、病害多、易倒伏。而‘品字型’布局巧妙利用空间错位,让田间每一株玉米都如同处于边行优势位置,成为‘边际植株’,极大地优化了光热资源和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他解释,这种科学的植株分布,是实现“增密不增病、高产又优质”的关键,同等条件下每亩种植密度可比传统方式显著提升30%至50%。

这一新技术为丘陵地区玉米产能提升提供了可复制的新方案。测产专家组组长、市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张晓春告诉记者,该技术实现了“三增三减”效果,即种植密度显著增加(30%—50%)、光能利用效率提升、平均产量增幅超两成;同时病害发生率降低、倒伏风险减小、部分农药化肥投入成本减少,这一技术有望在全国推广。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