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渝鄂两地民警在洪水中救出被困人员。通讯员 李静 陈枭君 摄/视觉重庆
城口县明通镇党员干部在清理道路上的碎石块。(受访者供图)
8月11日上午,重庆高新区曾家镇振华路,应急救援队员在使用抽水泵排水。通讯员 雷键 摄/视觉重庆
8月11日,一场大暴雨席卷重庆。面对暴雨,重庆各地、各部门提前应对、积极响应——提前准备打好主动仗、迅速解救被困群众、积极抢险恢复交通……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护航市民安全的“守护者”出现。
记者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截至11日11时,本轮降雨导致万州、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渝北、巴南、黔江等32个区县受灾,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员。
强化数字赋能
叫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本轮强降雨至今,我市长江、嘉陵江、乌江主要水文站点未超警戒水位,荣昌和南川2条中小河流超警,目前均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8月11日,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水利局利用“政务·水旱灾害防御”应用实时研判涨水风险,实时查看重要江河断面和防洪薄弱环节涨水情况,在全市启动三级响应的基础上,于8月10日启动全市水旱灾害防御递进式分级响应,除市级响应细化到区县及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小流域山洪外,还对存在其他风险的流域进行提级响应。
据了解,通过强化数字赋能,市水利局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向有关部门、区县递进式发布预警信息50余期,运用AI智能叫应风险点责任人近2万人次,叫应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内,为防范应对赢得先机。
“我们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蓄洪水1.84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合川及中心城区防洪压力。”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持续滚动加密风险研判和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抓好风险区域排查管控,指导区县按照最不利情况预置抢险队伍、物资设备和专家力量,同时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面对暴雨险情,各区县提前准备,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AI等多种手段,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各类突发险情。
8月11日,记者从两江新区了解到,两江新区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应对本轮降雨,至11日下午6点,两江新区无灾险情发生。
两江新区现有大小河流56条、水库40座、市政排水管网约3693公里,其中雨水管网2217公里。目前,两江新区采用底图、管理、运维、执法“一体化”改革举措,提升强降雨应对能力。
据了解,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依托已接入的30余万个各类感知设备,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实时收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内涝点的全方位、立体化跟踪监测。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吴庆伟介绍,通过一体化数据归集平台,可以实时传输水位、雨量、流量和视频等信息,使智慧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问题排查更快、更准、更直观。
“县里搭建了‘云外呼’系统,能够自动打电话向村民预警,为应急处置赢得了黄金时间。”8月11日上午,刚完成上一轮群众转移的垫江县桂阳街道万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AI语音呼叫模块“云外呼”系统由垫江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搭建,今年刚上线。该系统按照红橙黄蓝划分暴雨等级,并分类分片区编辑预警话术,通过政务外呼机批量呼叫预警点的四重网格员以及转移群众,根据按键反馈确认对方是否接收到预警信息。
“我们将全县1300余户4300余名容易受到暴雨威胁的居民电话统一纳入‘云外呼’系统,通过AI语音提醒进行‘一键转移’,帮基层减轻了压力。”垫江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8月11日下午6点,垫江“云外呼”系统向该县1300余户4300余名居民发出了AI预警,助力垫江安全转移463户986人。
解救被困群众
万州一民警48小时内救下8人
“身为警察,这些都是该做的。”8月10日,把被困群众从洪水中拉上岸后,万州区公安局龙驹派出所民警张浩楠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就在8月8日,他和同事刚在跨省洪流中救下7人。48小时内,张浩楠就参与救下8人。
8月8日下午2点多,龙驹派出所接到万州区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转来的紧急报警:受突发强降雨影响,毗邻的湖北省利川市鸡头沟附近河水暴涨,6名垂钓爱好者被困河对岸。
虽事发地在湖北利川境内,但距离最近的龙驹派出所闻令即动,张浩楠和同事范彦君抓起救援装备,火速往现场赶。同时,龙驹派出所立即启动省际边界警务协作机制,第一时间将险情通报给湖北利川警方。一场跨省的生命接力,在雨幕中紧张展开。
当张浩楠和范彦君抵达距现场约1公里的地方时,惊险的一幕让所有人屏住呼吸:一名老人被洪水困在河中央,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在确认对岸6名群众暂时安全后,两人果断决定:先救老人!
张浩楠迅速向老人抛掷救生绳和救生圈,但老人因水流过急且体力透支,几次都没抓住。危急关头,张浩楠和同事来不及多想,迅速系牢救生绳、穿好救生衣,蹚入湍急的河流。
他们顶着水流的巨大冲击力,艰难跋涉至老人身边,为其套牢救生圈,一边搀扶老人、一边用身体为其抵挡水流冲击,一步步将他护送上岸。
安顿好老人,两人又往上游奔去,与利川警方、消防救援力量会合。大家利用专业救生艇配合救生绳索,在水流中往返数次,将对岸6名被困者全部安全转移。
8月10日下午3点多,龙驹派出所再次接到群众报警:龙驹镇磨刀溪一大桥下,一名群众被暴涨的洪水困在桥墩上!
张浩楠与辅警李世宾、谯卫华火速出动,并同步联系龙驹消防队支援。到了现场,张浩楠一边喊话安抚被困群众,一边精准抛出救生圈,指导对方快速穿好。随后,他和消防员合力,一点点将被困群众从桥墩拉回岸边。
在暴雨中救人的,不止张浩楠和他的同事们。
8月11日8时许,北碚区金刚碑村水口组32号民居突发险情,一楼被淹,村民江才英、林大爷及一名小孩被困。接到报警后,北碚区公安分局北温泉派出所民警彭华飞立即带领辅警曾雪川火速赶赴现场。
彭华飞抵达后发现,一楼积水已没过胸部,2名老人正护着孩子在二楼阳台边焦急地张望。他迅速安抚3人的情绪,同时借助携带的安全绳和救生圈,与曾雪川一同缓慢靠近房屋。
到达房屋后,曾雪川背起孩子,彭华飞在身后稳稳扶住他,两人蹚过村口齐胸深的积水,将孩子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后他们折返屋内,背起江才英转移,林大爷则穿上救生衣,和他们一起转移到安全地点。
及时抢险保畅通
“到积水最深的地方去”
8月11日早上7点50许,大学城北路与西路路口低洼处出现积水,影响正常通行。重庆高新区公安分局交管支队高新骁骑队员张皓轩一把脱掉灌满雨水的鞋袜,光着脚蹚在浑浊的积水中,通过指挥手势、大声喊话和启动警灯,及时提示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通行。
“到积水最深的地方去,站在路中央好让车辆驾驶员能一眼看到我们!”暴雨中,重庆高新区交管部门西永大队大队长胡炜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辆小面包车在积水中熄火“抛锚”,三位民警出手奋力将车辆推出积水路段。
上午9点,曾家镇振华路与兴旺路交叉口的积水已漫至成年人腰部。曾家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我被困在车里了,车门怎么也打不开!”民警杨亚雄拿起装备就往现场冲,他一脚踏进积水里,摸索着靠近车辆。眼看水位还在上涨,杨亚雄爬上被困车辆从天窗入手试图打开,消防人员则从车门入手,随着“哐当”一声脆响,车门被成功打开,被困人员被护送到安全地带。
公交工作人员也早早勘察雨情,保证安全出车。
11日早上5点05分,北部公交渝兴分部同兴片区安全值班长江信地早早来到童家溪街道银钢路段查勘,保证车辆正常出行。
“当时还没得雨,后来7点多钟下雨,我又跑过去看,那阵就开始积水了。”江信地说,由于银钢路段属于低洼积水路段,一下雨就容易出现积水。
“水刚刚淹没脚踝,但雨一直下,我亲眼看到水慢慢涨起来,快到膝盖了,超过了车辆涉水深度不得超过30cm的规定。”8点06分,江信地给安全管理员汇报现场情况,又给调度室打去电话,告知调度员暂时不能发车。挂电话后,他蹚着水走到马路中间的护栏边,弯下腰去抠开一个个井盖。
不出所料,井盖内堵塞了树叶、碎布等。他掏出这些杂物,然后站在雨中观察情况。不到20分钟,积水明显下降,车辆终于能够缓慢通行。
在缙云山相关路段,520线安全值班长刘昊在早上开班前就告诉了线路驾驶员:“早上会出现强降雨,在行车中如遇滑坡、塌方、落石、树木倒伏等险情时,你们须立即选择安全地带靠边停车,严禁继续冒险前行和私自改变运行线路。”
果不其然,7点多,刘昊在查勘路线时便发现三花石至缙云山之间的道路两边有树木倒伏,他第一时间与后方联系。北部公交西城分部相关负责人接到信息后,立即与北碚区北温泉街道联系,请专业抢险人员到现场抢险;同时,通知520线的驾驶员跟乘客做好解释工作。经过1个小时的抢险,道路恢复通行。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