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在渝召开的长江禁渔执法监管现场推进会上获悉,5年来,我市鱼类种类较禁捕前增加67种、非法捕捞案件数量较禁捕前下降32%……长江“十年禁渔”,重庆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有754条河流、总长度1.8万余公里的禁捕水域,保护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安全困难和挑战不小。为强化“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重庆坚持把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作为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实际行动,高位推动、统筹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
5年来,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长江干流(重庆段)鱼类资源量呈上升趋势,鱼类种类较禁捕前增加67种,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明显增加,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2个等级。
5年来,全市禁捕秩序平稳,非法捕捞案件数量较禁捕前下降32%,渔政执法人员数量和执法船艇数量较禁捕前分别增长87%、174%;全市累计查办非法捕捞行政案件2582件;公安机关累计立案侦办非法捕捞刑事案件2661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重庆警方会同江苏警方成功侦破1起跨苏渝“捕运销”全链条非法捕捞案,获得公安部贺电表彰。
“成效明显,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努力。”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形成“市级统筹、分级负责”的禁渔责任体系;二是坚持多维联动、严打非法捕捞,构建形成“多跨协同、数字赋能”的禁捕执法体系;三是坚持综合施策、规范垂钓行为,构建形成“多元共治、疏堵结合”的垂钓管理体系;四是坚持源头治理、排查风险隐患,构建形成“标本兼治、防患未然”的行业监管体系。
“长江‘十年禁渔’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执法协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强化执法监管,维护好长江禁捕秩序;持续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坚定不移打赢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