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中区洪崖洞景区璀璨迷人,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观看“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表演。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NBA球星库里亚洲行重庆站,与球迷和游客互动。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重庆文旅加速“出海”,1—9月入境游客同比增长72.1%,增速全国领先。通过打造“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品牌、创新国际营销、构建多维合作平台及提升支付通关等便利化服务,重庆正成为备受全球游客青睐的“中国坐标”和国际入境游热门首选城市。
131.2万人次
今年1—9月,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31.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72.1%,增速保持全国领先
3000万人次
2024年以来,重庆先后赴20余个国家(地区)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及开展推广活动,覆盖人群近3000万人次
“你好!重庆(Nihao!Chong qing)。”
群贤毕至襄盛会,俊采星驰谋未来。11月3日,参加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的嘉宾陆续抵渝,开启了重庆文旅的“初体验”。
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斐济担任主宾国,吸引了40余个国家的旅游机构、行业协会、旅行商及媒体代表近400人参会。
接下来,他们将参加大会开幕式、推介洽谈会、实地考察踩线等活动,进一步深化资源对接,开展国际合作,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这只是重庆积极主动作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
鲲鹏展翅,蓄势腾飞。近年来,重庆多维实施对外交流,推动文化旅游全面“出海”,武隆荆竹村获评联合国旅游组织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重庆入选“2023亚太三大旅游节庆城市”,在欧洲时报“2024中国入境游城市海外影响力榜单”中位列第三,我市还将迎来首个国际组织总部——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尔街日报纷纷报道重庆吸引全球游客。“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正在成为世界游客心中的“中国坐标”。
增速全国领先
重庆成为入境游首站城市
入夜,漫步弹子石老街,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外国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
“太不可思议了,这里就像一座未来之城!”来自泰国的游客Amelia称,她在TikTok(抖音海外版)上刷到重庆美景后,就飞来重庆,逛了磁器口、拍了“生吞轨道”、坐了长江索道、吃了麻辣火锅……“重庆给我的体验太棒了!”
在十八梯、洪崖洞、南滨路等地,外国游客同样逐队成群。有网友感叹:继韩国游客扎堆上海之后,东南亚游客已在重庆“打拥堂”。
来自市文化旅游委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重庆紧抓免签“朋友圈”扩容等利好政策,多措并举推进入境旅游发展持续向好。今年1—9月,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31.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72.1%,增速保持全国领先。
在2025微博旅游之夜颁奖盛典上,重庆获评“2024年度最具国际影响力入境游城市”;在全球知名旅行平台Skyscanner(天巡)发布的年度旅行趋势报告中,重庆位列“2025年新加坡人十大热门旅行目的地”第三。
抢占入境游市场“C”位,重庆为什么能?
这与重庆近年来坚持以国际游客的文化感知和喜好为切入点密不可分——聚力聚焦做强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放大“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特色优势。
近年来,重庆通过规划引领、产品培育、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品牌推广等举措,推动山水与人文、现代与市井相融合,发展壮大都市旅游,构建起遗产古迹、魔幻都市、烟火生活、城郊休闲等各具魅力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升级夜景灯饰,提升夜间旅游氛围,培育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等“五夜业态”,引得亿万游客慕名而来。
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经典深度游产品,创新推动“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接待游客屡创历史新高。
一体化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于今年6月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让巍巍武陵、浩浩乌江尽显山川人文之美。
创新营销推广
“新韵重庆”魅力十足
文旅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眼球经济”。
前不久,“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揭晓,重庆“‘甲亢哥’重庆直播活动展现‘8D赛博魔幻都市’独特魅力”入选“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中的“传播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该案例不仅向全球观众展现了重庆“8D赛博魔幻都市”的独特魅力,更有效提升了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它是重庆创新开展文旅宣传推广,进行全球“圈粉”的一个缩影。
用心打造品牌。发布“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品牌口号,打造“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都市艺术节等现象级都市品牌。推出“重庆云海列车”“最宠游客的城市”“向世界讲述重庆”等宣传品牌,开展“与辉同行·重庆行”“甲亢哥重庆行”“库里重庆行”等活动,叠加《惊梦》《庆余年2》等影视IP,全矩阵传播量累计突破200亿人次。
用好以文促旅。市川剧院川剧《霸王别姬》全球首演在香港举行,引发共鸣,并与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受邀赴丹麦参加奥胡斯国际艺术节,被赞“舞出了中国气韵”;重庆杂技艺术团在西班牙商演近200场,当地媒体盛赞“感受到了中国杂技焕发出的新生命力”;“灵感中国Inspiration China——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在新加坡、泰国成功巡展,将中国画亮丽名片推向世界。
用足规模效应。2024年以来,重庆先后赴20余个国家(地区)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及开展推广活动,高频曝光近150次,覆盖人群近3000万人次;邀请40余个国家(地区)近2000名旅行商来渝考察踩线,搭建起精准供需对接平台;创新开展“外国留学生文旅推介官评选”等“向世界讲述重庆”系列活动,近50个国家(地区)外交官、留学生等万余人参与宣传推介重庆,触达超5亿人次。
用活名人效应。在海外投放宣传片,吸引大批海外游客来渝开启“偶像探寻”之旅;美国“甲亢哥”重庆行的相关视频,短短10天全网转发量达46亿次,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打卡同款线路;创新开展“明星带队游重庆”宣传模式,新加坡影视明星曹国辉、向云等携近千名新加坡及东南亚游客来渝深度游,在新加坡及东南亚掀起“重庆旅游热”。
构建多维平台
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重庆还全力构建多维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让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全力落户国际组织。认真落实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和澜湄合作历次领导人会议共识,成功举办首届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暨澜湄市长文化旅游论坛、202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等;推动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落户重庆取得阶段性进展,澜湄合作机制首个实体化组织即将登记成立并落户重庆。
巩固拓展合作渠道。重庆新加入了亚太旅游协会、丝绸之路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现共计加入国际组织(机制)达到12个;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越南等国旅游机构等签署11项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伙伴累计达到30家。
大力打造合作平台。培育“市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中心+重庆国际文旅之窗”两大抓手,创新举办“北站之夜”“渝见不同”等“小而美”主题活动40余次;成立中新(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联盟;授牌海航马德里办事处“重庆(马德里)文旅之窗”,“重庆之窗——中国图书角”总数达到16个。
此外,我市全面构建起协同机制。加强“部市”合作,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你好!重庆”旅游形象宣传周、“渝味360碗”走进联合国旅游组织总部;与驻曼谷旅游办等合作举办“我想去中国”之“‘泰’想去重庆”短视频大赛,在泰国1.5万家便利店、曼谷BTS天铁站数字平台、高端住宅电梯等处,展播(张贴)重庆主题宣传片和海报4个月,触达受众超5亿人次。今年上半年,泰国赴渝游客人数已接近去年全年人数。
强化川渝联动。在多个国际旅游展览会设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联合展区,开展欧洲华人文旅企业代表团、阿联酋旅行商及网络大V巴蜀行等活动,推出首批10条线路,让重庆、成都成为更多境外游客第一站的优先选项。
密切市内协同,联合市财政局等16部门印发《重庆市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成功举办第二届“重庆·新加坡周”、首届“万名华侨华人在重庆过大年活动”等活动。
深化政企协同,推出系列奖励措施,支持发展“包机游”“包游轮游”,丰富追着赛事、跟着演艺、品着美食、养着健康等产品业态,有效激发入境游市场活力。
提升便利化水平
让国际游客来得方便、游得舒心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更是“口碑经济”。
深耕入境游,让国际游客来得方便、游得舒心,来了还想再来,服务再升级是关键。重庆相关单位主动服务入境旅游,不断提升本领域便利化水平。
市文化旅游委与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入境游口岸签“一网通办”项目和“团队游客一抵即住”措施,开设24小时办理窗口;与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建立“定期走访、马上就办”机制,开通至奥克兰、东京、雅加达等重要国际客运航线,推出“成渝飞”航旅融合品牌,打造“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国际旅游航线;携手市政府外办、市交通运输委等建成江北国际机场入境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重庆全力推动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外卡POS机和外币兑换点全覆盖;重庆海关、重庆边检总站引入智慧通关、开设外国旅行团专用通道等,重庆机场集团联合航空公司为经渝中转的国际旅客提供“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的便捷体验,进一步便利入境游客。
“进得来”“游得好”……重庆在签证、通关、交通、通讯、支付、住宿、旅游等方面,对入境游客的服务质量和便利化,均有了很大提升。
“十五五”时期,重庆文旅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同步发展、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统筹推进,推动形成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现代旅游市场体系,释放市场内在潜力,推动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走深走实。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