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五年时间,重庆市累计治理存量违法建设4208万平方米,是五年行动计划任务3037.41万平方米的1.39倍,其中:2020年治理存量违法建设774.83万平方米,为年度计划任务236万平方米的3.28倍。全市五年累计消除新增违法建设234.58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消除新增违法建设40.88万平方米。
高分“成绩单”背后,是重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服务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探索构建城市违法建设监管执法体系,推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的不懈努力。
组织引领“五年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专项整治总基调定下后,执法总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自我加压、主动倒逼,全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
重庆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各区县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指挥部,抽调专人组建专班集中办公,加强违建治理统一调度和研判推进,全面提升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实效。
权责明晰、指挥顺畅的组织领导带来的是高效运行和有力保障。五年行动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对重庆市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7年,重庆市作为6个省级单位之一在全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2020年,重庆市提前1个月完成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目标任务。
违建治理,不仅要“往前走”,还要“回头看”。为深化违法建设治理成果转化,重庆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指挥部组织开展“五年清零”回头看工作,对存量违法建设再清查、再治理,坚决清除违法建设安全隐患,守住房屋建筑安全生产底线。
拆除“蓝屋顶”“第五立面”大换样
曾经,从云阳县新县城俯瞰,密密麻麻的彩色蓝屋顶高低错落、参差不齐,如同像素块一般,仿佛是城市的“第五立面”。
这样的“像素块”被形象的称为“蓝屋顶”,是对乱搭乱建屋顶违建的代称。
云阳新县城移民迁建过程中,不少居民为解决平面屋顶渗漏问题,在楼顶搭建活动板房和彩钢棚,导致成片“蓝屋顶”扎根城区。
“不仅与周边自然环境、建筑群不协调,影响市容市貌、制约美丽城市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根治“蓝屋顶”顽疾成为云阳县拆违工作的首要突破点,随着云阳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系列文件出台,云阳县吹响了“优化第五立面、提升城市品质”的战斗号角。
拆除“蓝屋顶”是造福民生的好事,但一拆了之,也有失民心。
如何在推进违建拆除工作与保障民众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当务之急是妥善解决拆除“蓝屋顶”造成屋顶渗漏难题。
云阳县违建治理指挥部创新思路,按照统一材质、高度、色彩、排水、风貌的要求,在对城区“蓝屋顶”全部拆除的同时,规范引导5000余户群众自愿出资4000多万元,结合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对老旧漏雨房屋以“平改坡”方式予以改造。
据统计,云阳县五年拆除活动板房和彩钢棚涉及搭建居民5000余户。近30万平米“蓝屋顶”占全县五年违建治理总量61.9%,分布范围涉及全县4个街道、23个社区。
“百日攻坚”还中梁山“肺叶完好”
中梁山,地处重庆主城西部,为华蓥山余脉,与缙云山、铜锣山、明月山纵贯主城南北,并称为重庆“四山“,是重庆主城天然生态屏障。
受历史遗留因素影响,九龙坡区中梁山区域聚集了近300余家中小企业,搭建了大量违法建筑,侵蚀了自然空间和山水生态,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九龙坡区“四山禁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正式开始后,所辖镇街迅速成立专项行动小组,深入村、社开展工作,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集中宣传、联合执法等方式,营造出“人人治违、全民攻坚”“违法建设人人喊打”的声势。
通过摸底排查,中梁山“四山禁建”24平方公里红线范围内违建总量共计273宗、80万平方米。在九龙坡区治违办统筹协调指导下,城管、规资、环保、消防、市监、税务、镇街等部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拆违联合执法。
与拆违攻坚同步实施的还有中梁山自然人文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如今,漫步中梁山,一步一风景。
城市是客厅,是窗口,是形象。城市管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
不论是云阳县消除“蓝屋顶”行动还是九龙坡“四山禁建”百日攻坚行动,背后都离不开全市“一盘棋”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离不开市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破解执法难题的努力。
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重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卢鹏飞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市违法建设治理将从专项治理、集中攻坚阶段转入全面防控、长效治理阶段,将紧紧围绕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基层巡查网络、智能管控助力违法建设“零增长”、历史遗留违法建设一案一策等方面,全面加强违法建设常态化管控治理力度,探索构建现代违法建设治理体系。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