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一大批企业尝到了智能化改造“甜头”。6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获悉,目前该区共有66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成5个市级智能化工厂、1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推动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72%,能源利用率提高17.5%,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25.6%和55%。
“近两年来,包括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创新中心、IBM创新赋能中心等相继落户,为辖区内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充足动力。”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称。
比如位于高新区的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金桥),是一家汽摩行业零配件供应企业,有铸造、注塑、机加工等多个车间生产线,大量生产都是由人工操作,生产效率较低。此前,重庆金桥也曾在生产中注入信息化工艺和添置自动化设备,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解决方案,各个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且没有贯通,导致形成了“信息孤岛”,不少自动化设备在启用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去年4月,重庆金桥与入驻高新区的施耐德电气进行合作,由后者围绕工厂及时化管理、设备综合效率、数字化调研等多个方面提供提供智能制造总体规划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智能化改造中,主要通过提供数字化生产套件、建成运营体系和实施自动化解决方案等方面来展开。”施耐德项目经理孙勋介绍,通过梳理出重庆金桥的生产线、生产流程和仓储布局,结合数字化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生产计划自动排产、生产过程实施跟踪,从而打通了软件、信息、管理之间的“信息孤岛”,让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完成智能化改造后,目前重庆金桥生产效率提升42%,生产周期缩短87%,同时生产线的安全风险大幅降低、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打开了高端客户供给市场。
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不仅为高新区众多企业带来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还激活了它们的“创新因子”——目前全区已有96家企业建立了研发准备金制度,建成了中科渝芯等1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微电子创新中心获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石墨烯研究院、清研理工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通过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初评。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