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市审计机关共对1100个单位开展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全市各级各部门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高效能治理,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受市政府委托,市审计局局长戴希向会议作了报告。
重点反映5个方面审计发现的问题
围绕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我市实施了市级和区县财政管理、市级部门预算执行、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等审计,揭示了部分预算安排未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导致资金未使用或被调整用途,部分市级部门单位结余资金和部分区县存量资金未及时统筹,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推进缓慢等不到位造成部分税费流失等问题。
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稳进增效除险固安,开展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扩投资促消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审计,反映了部分川渝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制造业政策扶持资金管理使用不精准,部分预算内投资项目实施监管有短板等问题。
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了市级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盘活、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无废城市”建设等审计,揭示了部分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部分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不规范,部分“无废城市”建设专项资金闲置未及时发挥效益,部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未按计划完成等问题。
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开展了义务教育“薄改”资金、养老保险基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等审计,反映了部分义务教育“薄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部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执行有偏差,部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部分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不精准等问题。
围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升盘活利用质效,实施了国有企业、行政事业、自然资源资产等3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揭示了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市级部门单位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不规范,部分区县土地资源利用或矿山生态修复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围绕持续推动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提出建议。
审计移送问题线索69件、涉及109人
一年来,审计部门持续深化拓展与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深入揭示和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促进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
2024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共向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移送问题线索69件、涉及109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等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及社保基金、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等。其间,收到相关单位反馈办结和新增立案移送问题线索(含以前年度移送问题线索)84件,给予83人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1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督促上缴或归还资金158.85亿元
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
报告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持续深化市领导牵头推进、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双向整改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审计整改工作格局。市审计局持续迭代“审计问题清单”运行管控机制,加大问题整改查核力度,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审计整改现场督办,并组织实施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着力推动问题整改“动真格”。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分别认真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不断提高审计整改实效。
截至2025年6月,有关单位已上缴或归还资金158.85亿元,健全完善制度754项,有力推动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