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渝北区:“三重并举”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3-07-25 10:49
发布时间:2023-07-25 10:4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盛夏时节,走进渝北区大盛镇天险洞村,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大盛镇天险洞村利用闲置农房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民宿产业,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村集体净收益增长10万余元。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强村富民的核心工作,努力学习借鉴浙江等地先进经验,以党建统领“富美新村”试点创建为抓手,着力推动目标重构、路径重塑、机制重整,积极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变革样板。

2022年,渝北区实现村均收入174万元,村均净收益39万元,总量居全市第一。

目标重构:建立多维度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今年,渝北区对15个涉农镇街43个村79个现场点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并科学制定集体经济目标计划,预计2023年完成经营性收入4亿元、经营收益突破1亿元。

通过引导镇村两级打破思维定式,瞄准市场需求,渝北区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利用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和宜机化改造成果,兴办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营或参股的有机肥料厂、农产品加工厂等小型企业115家,打造果蔬采摘、网红餐饮、特色旅游等IP元素,推动市场经营收入占比提升至40%,累计缴纳税金993万元,向群众分红1134万元。

路径重塑:建立多元化发展增量解决方案

近年来,渝北区探索机关联村、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党支部+”党建联建方式,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资源整合链条式、导师制发展体系。构建初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群,推进8.7万亩丘陵山地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中药材、杨梅等农业加工线58条,充分运用资源禀赋盘活集体资产,大力发展高端民宿、研学基地、养生养老等特色产业。

同时,加快“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体系落地,建成农村电商产业园、区镇村三级智慧物流网络体系。数据显示,2022年渝北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2亿元,在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终期评估中位列西部地区第1名。

机制重整:建立多层次发展效能保障体系

为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渝北区固化好经验、好做法,选树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实现一地创新、全区共享。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自查+内部审计+专项审计+专项检查+专项整治”五位一体监督机制,要求镇街每三年开展一轮全覆盖内审,区级每年抽取部分村开展专项审计等举措来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

设置“富美新村”评星定级体系,对评为三星及以上富美新村的村集体,允许从可分配经营收益中拿出不高于15%的资金奖励经营管理人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面激活基层干事创业热情。2023年,渝北区将力争创建“五星富美新村”5个,“四星富美新村”20个,“三星富美新村”50个;到2024年底,将创建“五星富美新村”10个,“四星富美新村”40个,其余村力争全部达到“三星富美新村”标准。同时,提取10%的公益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维修、特殊困难群体慰问等,建立健全“三堂两室一中心”(空巢老人饭堂、议事堂、澡堂、休闲娱乐室、健康照护室和健康呼叫中心),一举解决无钱办事难题,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