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川,从金佛山下到凤嘴江畔,高速、高铁、高校等项目让人目不暇接,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多姿多彩,城绿相融的城市空间赏心悦目。
日新月异的南川城。汪新摄
如今,“加快现代化郊区新城建设”已成为南川区上下的共识,目之所及,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步履所至,扑面而来的是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南川大地接连不断传出的是项目落地开花、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
把握趋势所向
勇担郊区新城建设新使命
南川素为“黔蜀喉襟,巴渝险要”,地处中心城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北地区连接带,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在全市“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这一重大部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既是南川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川的重要路径,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月8日,南川区召开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明确全区“1343”总体思路,锚定“现代化郊区新城”总定位,打造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现代农业“三个增长极”,突出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市场主体、招商引资“四个主抓手”,夯实党建统领、除险固安、基本民生“三个硬保障”,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聚焦工作重点、凝聚人心力量。
把握目标所指
拓展城市增长新动能
于南川而言,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并非“一张白纸”再造新城,也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升级迭代,更好地承接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和功能转移。
“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沿线风光。汪新摄
从区位条件来看,南川地处国家南北大通道包茂高速、银百高速交会处,是东南两向出渝大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境内“九高四铁”内畅外联,2025年渝湘高铁开通后,将融入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
从发展基础来看,工业园区已建成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71家,“332”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文旅康养、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入列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创建区县。
如今的南川,既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也有后天发力的发展底气,身处承接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和功能转移的主战场,能够更好地融入全市产业分工和功能布局,提出“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正当其时。
把握发展所需
谋划郊区新城建设新思路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是南川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通八达的渝湘高速交通枢纽。胡波摄
目前,南川区正围绕“打造重庆文旅康养第一品牌、首选之地”这一目标,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文旅康养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山王坪片区文旅康养项目开发建设,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交通,丰富“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产品业态,推进民宿露营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形成更多具有南川辨识度的文旅康养品牌。
同时,南川区还不断在城市交通、教育配套、医疗卫生、城市配套等方面发力,交通、产业、生活等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展现出更强大的城市承载力、聚集力和容纳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