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重庆市大渡口区召开深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面部署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大会现场。通讯员 龙在全 摄
大会现场,多项重要议程有序进行。“大渡口区民营经济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以“政策赋能、法治护航、亲清助企”三大工程为核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数字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法治化保障维护市场秩序、精准化服务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引擎”。
同时,大会对重庆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优秀企业及刘一、郭永利、魏泽聪等30名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肯定其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全区经营主体以先进为标杆,在民营经济发展新征程中勇毅前行、再创新绩。
近年来,大渡口区在民营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领域协同发力、成效显著。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扶持与数字赋能等多维举措,该区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实现增加值256亿元,新增经营主体6223户,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7.7%和48.6%,2家民企入围重庆市民营企业100强,4家跻身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区域民营经济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大渡口区以政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口,推出4项政务服务“一件事”集成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审批效率提升40%,实现“流程再造”;创新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企业诉求事项办结率达100%,配套“民呼我为”平台服务满意率达92%,构建起“企业有所呼、政府速响应”的高效互动生态。一系列务实举措既夯实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筑牢了营商环境的“软支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渡口区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在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方面,将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力争年底前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 4.8 万家;大力推动 “渡商回归”,引导总部、项目、产业、资本、人才回归;拓宽民企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建设和行业领域。在激发民企创新活力方面,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主动拥抱 AI 时代,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据悉,今年 3 月,大渡口区正式发布《大渡口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 年)》,明确通过十大专项行动、110 项具体举措,力争到 2027 年底将大渡口区建设成为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区,使营商环境整体评价进入全市第一梯队,让政务环境更加高效、法治环境更加公正、市场环境更加有序、创新环境更加活跃、要素保障环境更加完善,形成更多具有大渡口辨识度、全市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打响“速渡办”营商服务品牌,为“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建设汇聚更强民营经济力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