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夜间,重庆市防办针对22个区县提级启动防汛响应,其中巴南启动三级响应,二圣镇以“迅”字当头,用“三个迅速”筑牢防汛安全网,凝聚起干群齐心战汛的强大力量。
迅速响应 抢抓防汛第一指令
接到三级响应启动指令后,二圣镇立即激活防汛应急指挥体系,镇村联动机制瞬间“热启动”。明确“排查不留死角、转移不漏一人”的核心要求。镇长薛东涛第一时间到岗到位,通过综治视频会议、电话连线等方式,20分钟内完成对6个村,61个合作社的指令传达。
二圣镇镇长、镇人大代表薛东涛在综治中心实时调度:“立即核查邓家坝村地质灾害点农户转移情况,通知沿河道各企业注意做好值班和避难准备!”这样的指令通过综治系统不断传向一线。同时,要求各村收到指令后立即到现场进行核实,并拍照反馈落实进度,确保上级部署在15分钟内转化为基层行动,真正让防汛指令跑在洪水前。
迅速集结 抢抓防汛第一力量
指令落地的同时,防汛力量正以“加速度”向一线集结。二圣镇整合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干民兵等力量,组建起8支“防汛志愿队”,500余名队员整装待发,20分钟完成集结。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二圣镇应急队员郑友巧在集结点喊出的话。他刚结束白天的值班值守,接到通知后立刻换上迷彩服加入队伍。在幸福村,8名村民志愿者自发组成“银发巡逻队”,75岁的老党员刘后全带着队员蹚着积水排查低洼地带:“我们熟门熟路,能帮着干部们多跑几个地方。”
截至20日清晨,各网格已形成“1名干部+3名队员+N名群众”的网格化防汛单元,实现重点区域防控力量全覆盖。
迅速处理 抢抓防汛第一险情
面对排查出的隐患,二圣镇坚持“发现即处置”的原则,用最快速度化解风险点。在邓家坝村,邓家坝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镇人大代表马成帅在巡察时,发现漫水桥已被大水淹没,无法通行,立即同村民一起在桥两边拉设红色警戒带阻断进入通道,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并组织周边群众和村级志愿者清理周边杂物。
巴山村处于白象山脚,极容易因为山洪排泄不及时而造成洪涝,为确保村民安全,村党委书记、镇人大代表骆开华20日凌晨带队到各个泄洪点进行检查,清理淤堵物,保证洪水能够顺利排出。同时,又到海浪良种养殖基地查看是否有险情,并叮嘱现场负责人时刻关注,有情况立即上报。、
镇党委书记、区人大代表罗庆远表示,从指令下达到力量集结,从隐患排查到险情处置,二圣镇用“三个迅速”诠释了防汛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