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巴南区农村家宴数字监管启动仪式在当地接龙镇举行。作为全市首个探索农村家宴数字化监管模式的区县,巴南此举标志着当地农村家宴监管正式告别“粗放式”管理,迈入“全流程闭环、智能化预警”的新阶段,为农村家宴的“烟火气”筑牢“舌尖安全”防线。

启动仪式现场。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据了解,巴南区市场监管局为破解农村家宴因举办频次高、场所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带来的监管难题,于今年4月率先在接龙镇启动农村家宴数字监管试点,经过半年探索实践,已形成成熟的监管路径与实操经验。
启动仪式上,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分享了试点成效。截至目前,接龙镇已经通过数字监管完成40余场农村家宴服务,累计消除环境卫生不达标、操作不规范、风险菜品选用等各类安全隐患200余个,家宴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家宴监管现场。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从‘现场巡查’到‘远程监管’,数字技术让农村家宴监管更精准、更高效。”巴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实现了家宴全流程闭环管理:家宴举办前,经营者需通过“渝快办”提交申请,明确家宴规模、时间、地点及菜单,监管人员可提前排查高风险菜品并实时提醒;家宴举办中,现场会临时部署移动AI摄像头,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监管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食材加工、餐具消毒等全过程,发现分区不清、操作不当等问题时,能通过“远程喊停”或电话即时纠正。
值得关注的是,AI摄像头还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可自动抓拍从业人员未规范穿戴工作衣帽、有害生物入侵等违规行为,并同步向监管人员推送风险预警,实现“问题早发现、隐患早处置”的主动防控目标。
据介绍,此次全域推广后,巴南区将进一步优化数字监管平台功能,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大对家宴经营者、监管人员的宣传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家宴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防控”升级,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家宴数字监管“巴南经验”,让乡村群众在欢快聚餐的同时,更能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