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24年重庆市六五环境日暨《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作为主发布人,介绍和解读《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作为答问人,分别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图片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何涯主持新闻发布会。
《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解读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介绍和解读《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期,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建设美丽重庆,是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需要。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标对表党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制定出台了《行动计划》,明确了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的重点目标和主要任务,旨在推动美丽重庆建设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给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打造天蓝水清土净的美丽重庆。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到2027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守护好我们的长江母亲河。同时,我们还要建成150条(个)美丽河湖、幸福河湖,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前,重庆是“雾都”,蓝天是奢侈品,近年来,蓝天白云已经成为朋友圈的常客。我们还要进一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0%以上,守护好“重庆蓝”这张新名片,让它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打好净土保卫战。要保护好清洁的耕地,对耕地周边污染源进行排查整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依法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开展调查评估,有污染的地块没有治理修复达标前不得用于开发建设,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让老百姓住得安心。
二是打造高标准全域“无废城市”。什么是“无废城市”?“无废”并不是说不产生固体废物,而是通过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减少、资源化利用变大,比如减少快递和外卖过度包装、对废弃包装物进行分类,对废纸板等进行资源化利用等。到2027年,建成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覆盖群众的衣食住行。加强垃圾分类治理,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展“白色污染”减量行动,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减少酒店、商超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建立废旧农用塑料薄膜有偿回收体系。到2025年实现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更多固体废物“变废为宝”。
三是打造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重庆,被誉为“恐龙脊背上的城市”“鹰飞之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重庆致力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如植物界的大熊猫“崖柏”“银杉”人工繁育野归成功、发现4种全球新物种等引发社会各界积极反响。我们将继续坚持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到2027年,建成生物多样性观测点100个,确保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不低于90%,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同时,加强缙云山等重要山体生态廊道保护,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让“山城绿肺”更加清新,让渝北铜锣山矿山修复这种网红打卡点越来越多,让绿水青山重新焕发“颜值”,更好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四是打造全市域整体大美风貌。重庆是超大城市,也是山城江城国际大都市,我们要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子,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让老百姓身边的滨江空间和山地生态公园越发多彩亮丽,努力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集中治理餐饮油烟、建成宁静小区750个,去除“油烟味”,留住“烟火气”,还“静”于民。到2027年累计建成美丽城镇市级样板100个、巴渝和美乡村1000个、巴渝和美院落10000个,建成一批充满活力、留住乡愁的美丽县城和城镇。
五是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将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打好绿色低碳转型组合拳。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将丰富资源转化为能源。推动“绿电”入渝,建成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积极推广新能源车,推动中心城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中心城区公交和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比例达到55%以上。到2027年累计建成绿色工厂420家、绿色园区35个。
《行动计划》同时要求,要严密构筑风险防控体系,牢牢守住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底线;要广泛开展全民行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生态治理系统重塑,进一步提升美丽重庆建设水平。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光明网记者:据了解,近期要发布2023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想了解一下去年我市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如何?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3年,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具体来讲,在水环境方面,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在100%,重庆“一江碧水”向东流,老百姓喝上干净清洁的水是没有问题的。
大气环境方面,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5天,连续四年达到320天以上。多年没有重度及其以上污染天数。
固体废物方面,生活垃圾已经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7%,这个数字在西部地区是第一个,在全国排名也是靠前的。
园林绿化方面,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约7548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约81457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已经达到31759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47%、绿地率41.21%、人均公园面积17.35平方米。
森林与草地方面,全市林地面积7035万亩,森林面积6804万亩,森林覆盖率目前已经达到了55.06%,全市草地面积共有37万亩。
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3.3%。设有各类自然保护地一共是172个,其中自然保护区是58个。长江干流监测到的鱼类较禁捕前增加47种,鱼类资源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珍稀特有物种出现频率明显增加,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2个等级。
环境风险安全方面,按照“五个第一时间”“辖区管理、分级响应”要求,妥善处置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到目前为止多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件,守住了生态安全底线。
谢谢!
问题二
国际在线记者:我们想具体了解一下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目前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的重点任务。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睿回答记者提问。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睿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十四五”山水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这个修复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打破了行政边界和部门业务分割,坚持以流域、山脉等自然地理单元为整体实施生态修复,从山上、山腰到山下分步治理。具体来说就是,在山上实施森林保护保育类工程、山腰实施水土保持类工程、山下实施土地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类工程,河湖岸边实施生态缓冲带、湿地修复类工程,总体形成了山上山下,上下游和左右岸协同治理、系统修复的格局。目前,整个修复工程推进有序,部署的134个子项目,已开工133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9%,核心绩效指标完成率达83%。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的总体目标,逐步构建“格局合理、生态健康、引排得当、循环通畅、丰枯调剂”的水系连通体系,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助力我市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一是持续推进工程实施。进一步加强组织调度,用好专家力量,一体化推进各子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提升山上山体屏障区水源涵养功能、山下宽缓农业区水土保持功能、长江左右岸滨江廊道区生态缓冲功能,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二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忠县皇华岛、独珠半岛、丰都龙河等示范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持续做好14个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万州禹安江湾、石柱冷水镇等项目尽快出亮点,着力建设一批有重庆辨识度、具备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
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长江江心岛屿、半岛、高山河谷等特色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动“生态修复+文旅”“生态修复+农业”等模式,以生态修复助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谢谢!
问题三
重庆日报记者: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是美丽重庆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请介绍一下目前“两江四岸”治理最新进展。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赵燕回答记者提问。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赵燕: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十四五”山水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这个修复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打破了行政边界和部门业务分割,坚持以流域、山脉等自然地理单元为整体实施生态修复,从山上、山腰到山下分步治理。
具体来说就是,在山上实施森林保护保育类工程、在山腰实施水土保持类工程、在山下实施土地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类工程,在河湖岸边实施生态缓冲带和湿地修复类工程,总体形成了山上山下,长江上下游和左右岸协同治理、系统修复的格局。目前,整个修复工程推进有序,部署的134个子项目,已开工133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9%,核心绩效指标完成率达83%。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的总体目标,逐步构建“格局合理、生态健康、引排得当、循环通畅、丰枯调剂”的水系连通体系,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助力我市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一是持续推进工程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组织调度,用好专家力量,一体化推进各子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提升山上山体屏障区水源涵养功能、山下宽缓农业区水土保持功能、长江左右岸滨江廊道区生态缓冲功能,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二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忠县皇华岛、独珠半岛、丰都龙河等示范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持续做好14个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万州禹安江湾、石柱冷水镇等项目尽快出亮点,着力建设一批有重庆辨识度、具备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
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长江江心岛屿、半岛、高山河谷等特色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动“生态修复+文旅”“生态修复+农业”等模式,以生态修复助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谢谢!
问题四
今日重庆记者:刚才发布人介绍,要持续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可以具体介绍一下接下来的相关工作情况吗?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美丽河湖有一个定性的描述,那就是“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按照这一愿景的要求,近年来,重庆市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的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推动河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也推动水生态品质不断提升,并形成了22个市级美丽河湖案例,比如,梁平区双桂湖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再现“一湖碧水半湖荇”的美丽画卷;开州区汉丰湖成为治理、保护、利用消落区生态环境的典范,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也推荐记者朋友们去感受一下。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美丽重庆建设工作部署,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让美丽河湖成为美丽重庆建设中的“靓丽”名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系统谋划美丽河湖的保护与建设。到2027年,我们确定了要建设美丽幸福河湖150个。
二是整体推动河湖保护建设。针对性地实施水环境治理、生态缓冲带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恢复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系统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河湖保持或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深入挖掘美丽河湖的生态价值,推动绿色发展,把山水这篇文章写得更加美好。
谢谢!
问题五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绿色是新时代美丽重庆建设的底色,请问在推进城市绿地建设,实施“增绿添园”“增花添彩”行动方面,还有哪些具体行动?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回答记者提问。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美丽重庆建设,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统领,开展了山城绿道、山城花境、山城公园等各项专项行动,目前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处处花香”的山城盛景。
一方面是优化布局多元增绿。首先我们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了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按规划建绿,保障了城市绿化建设的延续性。同时,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绿地布局,确保城市绿地与城市拓展相适应、相匹配。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建绿、留白增绿,年均增长城市绿地2000余公顷。
二是健全绿地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绿地可进入性,让3分钟入园成为百姓生活常态。高效利用城市道路、商业街区、居住区周边闲散地块,打造了一批小而美,巧而精的小型游园,其中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34座,口袋公园190座,全市城市公园达到2000余个,公布78个城市公园内的136处开放绿地。同时还梳理街头过密杂乱的植物,增设了休闲健身设施,打造林下休憩健身空间,完成街头绿地提质项目858万平方米。目前,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房”和“后花园”数量更多,功能也更加完善了。
三是提升城市绿地品质。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增花添彩专项行动,实现了“一路繁花,怒放全城”的山城美景。一是培育600多个新优植物品种,扩大现有三角梅、紫薇、树状月季等种植面积。二是改变以往单一使用时令草花摆放营造景观的做法,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实施山城花境16万平方米。依托道路、水系沿线等绿色空间,建设串联公园、城市山体、滨水空间、便民设施的山城绿道网络288公里,让市民出行更舒心,切实改善了居民身边的“绿色空间”。比如渝中区佛图关轨道沿线春季美人梅盛放,被市民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外交部华春莹发文点赞。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重庆、展现新作为,在美丽重庆建设总体框架下,持续推进增绿添园、增花添彩专项行动。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城市绿化。
一是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
二是打造布局均好、服务完备、便利舒适的山城绿道网络。
三是持续实施增花添彩专项行动,在城市主要道路、桥头、隧道口、立交节点、公共建筑等,合理加大三角梅、树状月季、紫薇等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做好精细化管理,促进开花、增加花量和调控花期。全力做优城市绿化,提升设计品质,更好彰显现代化城市整体大美,以绣花功夫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
谢谢!
问题六
香港商报记者:刚才发布人在介绍时谈到,到2027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0%以上,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美丽蓝天是美丽重庆建设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将从四个重点来入手,持续抓好我市空气质量改善这项工作。
一是抓重点区域。我们对排名靠后、PM2.5浓度较高、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的区域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采取驻点帮扶和技术支持,来推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二是抓重点领域。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气问题,我们实行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开展移动源综合治理和清洁化替代行动,协调推进全市公共领域用车纯电动化和新能源重型卡车推广应用,实施夏秋季千家加油站“错峰加油”优惠;分类开展居民楼油烟深度治理、食堂提标改造和美食街连片整治;同时还要加强露天焚烧的管控。
三是抓重点企业。我们将支持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我们要有序推进川渝两地120家水泥企业错峰减排。
四是抓重点时段。聚焦夏秋季臭氧、春冬季PM2.5污染高发时段,强化日常监管、督导帮扶和污染应急应对,协同全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共同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谢谢大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