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记者从渝中区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渝中将从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溢流短板等三方面发力,推动“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I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改善率全市第一,今年,渝中区将从三方面发力,持续深入打好“治水”攻坚战:
一是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溢流短板。今年将续建和新开工渝中区污水溢流突出问题整治项目、大坪片区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渝中半岛片区排水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工程等管网项目共12个;全面推进辖区生活小区、学校、医院等排水户内部设施更新改造。预计今年年底,规划分流制区域大石化片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管网错混接和三四级结构性缺陷管段全部消除。
二是强化入河排污口全链条监管。加快实施“渝中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搭建入河排污口数字监管平台,新建入河排污口感知终端30余套,集成辖区重点流域、排水管线、重点污染源等在线监测、监控数据,构建“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深度融入市级“巴渝治水”应用,打造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监管应用场景,实现入河排污口智能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
三是全力保障水源地环境安全。依托“两江四岸”渝中段治理提升项目,对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建设滨江沿岸生态廊道;启动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提档升级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全域1.7公里隔离防护设施,迭代升级AI视频监控,新增电子围栏、智能检查井、油污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构建水源地智慧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源地监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守护好老百姓的“水缸”安全。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