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涪陵区南沱镇关东村的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宽敞的生猪养殖场内,上百头涪陵黑猪正在悠闲觅食,几乎闻不到臭味。
“我们采用独特的发酵床技术,在猪舍内铺设锯末、稻壳等有机垫料,并加入微生物菌制剂进行发酵降解猪粪,达到除臭的目的。”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发酵后的猪粪作为饲料,参与“猪、沼、桑、粮、菜”的种养循环。
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生态文明监督职权,推动这一种养循环模式成功入选2025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今年,涪陵区被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试点区县后,区人大常委会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式生态文明建设监督体系,人大代表们共提出生态文明方面的意见建议132件。截至目前,办结率达100%,为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听民意,解决群众“烦心事”
大顺镇大顺村黎香溪上游,矗立着一座污水处理厂,工人们正忙着完成电路的连接、安装,预计这个月即将投入使用。
“我们只是发了几句牢骚,抱怨污水处理厂很臭,没想到这么快就整改好了,过上过下再没有闻到臭味。”大顺村村民王礼权说。
大顺村是过去的老场镇所在地,周围常住居民有3000多人。“以前我们修建的污水处理厂,是通过三级过滤池,逐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排放。”大顺镇市政环保岗负责人张建说。
今年初,大顺镇抽调区镇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开展生态环境走访工作。走访期间,王礼权与其他几位村民反映了污水处理厂臭味明显的问题。
在人大代表的督促下,镇政府积极推进整改,并协助争取到1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该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升级。

治理后的涪陵黎香溪两岸山清水秀。受访者供图
张建告诉记者,之前的污水处理厂因建成年代较早,用于过滤的人工湿地退化严重,导致过滤效果不好,产生异味。如今通过技术改良,他们将原来的无动力过滤方式升级为有动力过滤,有效解决了臭味问题。
在试点中,涪陵区推动“报告制度+民生实事”相结合。把老旧小区改造、片区环境整治、管网改造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年度民生项目纳入报告内容,作为相关职能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的评价依据之一。截至目前,经区人大常委会实地察看、专题调研等多形式督导后,涪陵区已完成9项年度生态实事,推动社会监督成果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
监督闭环,让代表建议“掷地有声”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是由政府、法院、检察院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涪陵区将报告内容从聚焦生态环境拓展到涵盖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5大领域,将报告主体从政府拓展到“一府两院”,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根源治理、合力治理。
在涪陵区白涛工业园区,每天有超过300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过去,由于园区内没有固定的专业洗车场,部分司机只能偷偷自行冲洗装有化学制剂的罐车。
“带着残留药剂的污水,很可能就这样悄然流入邻近的乌江,而且危化品运输车辆乱停乱放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涪陵区人大代表、白涛街道新立村党支部书记杨治文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一问题,他提议,在园区内修建一座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停车场,并提供统一的罐车清洗服务。
这份建议提出后,白涛街道与园区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协商沟通,拿出园区内靠近高速主路的闲置空地,规划建设了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可一次性容纳180余辆车辆停放。
街道议事代表会还撮合园区与华峰化工合作,建立了智能化的危化品罐车清洗站,清洗站的废水通过集污处理系统统一收集到附近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再不用担心污水外排的情况。
今年以来,涪陵区人大常委会推动“报告制度+代表建议办理”相结合,把人大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进度等关键内容纳入刚性报告范畴,强化重点工作的监督闭环。其中,在年初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引流美心红酒小镇游客,加快涪陵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立‘涪州结绳’非遗传习基地”等建议,便列为生态文明领域年度监督和报告内容,通过汇报、调研、座谈等方式跟踪办理进度,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办理。
释放生态红利引客来
清晨,涪陵区蔺市街道红旗社区,村民潘锡洪正沿着河边散步,“现在水清得连鱼都看得到,沿河两岸全是绿地,每天来这里散步、锻炼已经成了习惯。”潘锡洪高兴地说。
过去,堡子河的治理曾是红旗社区的一道难题。“由于常年缺乏清理,河道被厚厚的淤泥堵塞,水质日益浑浊,最终形成了一片黑臭水体,困扰着周边居民。”蔺市街道市政环保岗负责人官德永说。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将红旗社区纳入黑臭水体治理清单,并迅速启动清淤工程。随着一辆辆挖掘机开进现场,挥动机械臂清理掉河道淤泥,水质也渐渐变得清亮。
“以前,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从农户的房前屋后流出,治理起来非常困难。”官德永说,为此,他们铺设了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统一输送到邻近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净化后再排入堡子河,“现在,河岸沿线变得整洁,我们还补植补栽了一些绿植花卉,打造了一处供附近村民休憩、游玩的地方。”
今年以来,涪陵区先后推动慧谷湖、上桥河、黎香溪等幸福河湖建设。随着河湖生态环境的优化,周边人居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涪陵区还不断完善沿河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打造了慧谷湖科创小镇、黎香溪天宝河漂流基地等,吸引项目和游客进来,让生态环境“变现”。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