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2023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履职

【迎接202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话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凝聚科技创新合力 助推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8 17:53
发布时间:2023-02-28 17:5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将更加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和战略布局,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潘复生,经过几番认真调研考察后,有了很多想法。

在潘复生看来,自主研发是我们抓发展、谋未来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主体总体上实力还不强,还比较分散,面对芯片、储能等国家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往往力有不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已开展了很多年,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凝聚合力,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潘复生努力思考的问题。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得把这种优势用起来。”潘复生表示,要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还得从这个“大”上着手,建立重大科技工程,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来合力攻关。而这种方式,对于正在打造西部科创高地的重庆来说,意义重大。

潘复生认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建立重大科技工程,聚合重庆力量,首先要有站位高、内容明确的目标。

“重庆科技创新的目标得有高度,才更具吸引力、影响力,进而产生凝聚力,吸引并留住高水平的人才,”潘复生认为,重庆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科技创新的目标必须远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潘复生说,在科技创新方面,重庆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不仅在全国要有影响力,在全球也要争取相当高的显示度和辨识度。

“重庆还应当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潘复生表示,重庆应当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优势,建设属于自己的国家级高能级研发平台。

2021年,潘复生就曾提出在重庆布局轻金属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科技部列入五年规划,并计划将该中心放在重庆。

有了目标,需要行动,更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潘复生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渝两地间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不断增强凝聚力。

他建议,进一步推进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同立法,推进两地科技、法律一体化,通过制度形成保障,确保两地强化沟通、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潘复生表示,今年两会,他还将在科技管理进一步减负、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氢能战略瓶颈技术突破等方面提出意见,不断凝聚科技创新合力,主动抢抓其中“关键变量”,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注入新活力。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