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两会临近,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正忙着围绕居民医保、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好相关建议的准备工作。
“这是一份新的荣誉,同样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毛相林说,虽然自己今年已经65岁了,许多人认为“可以安心养老”了,但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个新起点,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
▲毛相林
从“时代楷模”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无论多少荣誉加身,但毛相林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初衷从未改变。
说起毛相林,就不能不提他带领全村人,克服艰难险阻,历时7年,终于修成了8公里长绝壁天路的事。正因如此,他也被称为“当代愚公”。
“现在路通了,贫困帽也摘了,我就在想,怎么能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毛相林认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当选代表之前,毛相林就是下庄村的“定海神针”,村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帮忙,他也很乐意为村民们解决 “急难愁盼”。但偶尔他也发现,很多问题“光靠自己是摆不平的”。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毛相林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召集村民们开院坝会收集意见。
在众多意见中,有一个反映的人特别多,就是关于野生动物毁坏庄稼这件事。
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族群逐年扩大泛滥,尤其是对优质柑橘、土豆、红薯等损害逐年上升,已成“老百姓最头痛的问题”。
“村里有不少群众都在反映,野猪、猕猴毁了庄稼,有时候甚至颗粒无收。野生动物受保护,老百姓不敢随意抓捕,这就成了一个麻烦事。”为此,毛相林特意查阅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发现《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9条规定:“因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但绝大部分受野生动物侵害严重区域都是落后地区,多数是脱贫县,在预防、控制和补偿野生动物损害方面缺乏资金保障。毛相林深知,这个问题不解决,村民们的好日子就“还远得很”。
“老百姓辛辛苦苦一整年,被野猪一夜毁完的苦恼”应该被重视。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毛相林将针对这个问题提交建议,呼吁完善补偿制度,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我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群众发声,为群众办实事,把他们的所需所求、急难愁盼都解决好,是我应该做的。”毛相林说,今年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他将尽自己的力量,为民发声,不负重托。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