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今年我市巴渝和美乡村建成率将达60%以上

发布时间:2025-10-14 13:10
发布时间:2025-10-14 13: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在开展“三兴”行动中,市农业农村委又将采取哪些举措引导和激励农户参与进来?在10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们将重点在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培育农民良好习惯、促进乡风文明和谐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具有“巴渝风、山城韵、乡愁味”的巴渝和美乡村,今年建成率将达到60%以上。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答记者问。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王仕杰说,一是融合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依托“党建扎桩·治理结网”的“141”基层治理体系,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参与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若干举措》,让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建立“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项目竞争性安排机制等激励措施,将权责明晰下来,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

二是,同步推进改习惯与改环境,让乡村靓丽开来。我市将坚持改习惯与改环境同步推进、互促共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切实增强群众的行动自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常态化开展“五清理一活动”,将干净整洁培育成为乡村新名片;注重乡村建设“微改造、精提升”,做到“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让乡村的日常生活成为新风景。

三是,坚持文艺赋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编制发布巴渝和美乡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指导性标准和约束性规范,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新风新尚,促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村歌、村晚、村跑等村字号赛事活动,加强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乡村成为“望山见水记乡愁”的文化符号,激发乡村活力,赋能乡村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