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公共服务

成渝地区实现全部就医类别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发布时间:2025-09-25 16:27
发布时间:2025-09-25 16:2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十四五”时期,重庆在推动成渝地区医保协同发展上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9月25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举行,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局长邓莉就该问题进行相关解答。

邓莉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医保部门积极对接四川省医保部门,共同唱好双城记、打造示范区,努力解除老百姓对医保相关服务保障不便的痛点、难点、堵点。目前,通过与四川加强协同联动,为全国医保政策探索出3项具有成渝辨识度的便民利民制度性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缴费跨省年限互认工作

制定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解决成渝两地参保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互相不认可,无法累计计算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所以带来享受退休待遇难等问题。

2024年3月,这项制度正式实施,为跨统筹区、跨省市实现医保缴费年限互认作出了先行示范,消除了成渝两地人才流动的医保制度障碍,有力减轻了参保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制度实施当日,就有参保人余某在重庆渝中区办理两地年限互认业务后,少补缴了医保年限38个月,较原政策少缴3万余元,顺利享受退休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省际互认

制定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解决成渝两地长期护理保险城市间评估结论互认问题。

目前,两地建立了评估数据和评估费用结算跨省流转通道,成都参保人可以通过四川医保APP、重庆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评估申请,由居住地上门评估,参保地负责落实待遇保障,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参保人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这些制度实施以来,成渝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累计成功推送互评670人次,参保人通过异地评估享受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

——推进成渝事项“川渝通办”

成渝地区实现普通门诊、特病门诊、住院等全部就医类别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从5种增加到10种,成渝地区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范围覆盖全市。

为助力成渝地区双核联动联建发展,更大满足成渝地区参保群众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求,重庆于2022年8月与四川省和成都市实现了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参保群众实现就医直接结算“免申即享”。同步推进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等10个事项“川渝通办”,实现成渝地区群众办事更快速便捷。

邓莉表示,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成渝地区医疗保障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更大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大局积极贡献重庆医保力量。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