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数字重庆建设>服务高品质生活>质量强市

数字赋能 信用筑基 协同提效 涪陵 “三力合一”推动清廉交通工程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10-28 13:21
发布时间:2025-10-28 13: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涪陵区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系统

涪陵区政协监督视察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临近立冬,气温转寒,但涪陵交通领域的建设却是一片火热。国道G348、G243灾后整治工程、省道S528边坡崩塌应急抢险工程、全区16个镇街村道灾害整治工程等全力推进,预计年底全面完工;G351石板沟长江大桥至黄旗段改建工程(一标段)在进行最后一段水稳层铺筑;武隆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平桥至大顺段)路基部分在进行最后一段的挖方施工,其他路基段正在进行路基交验,待交验合格后即可组织水稳层施工;重点项目重庆港涪陵港清溪作业区工程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年内完工……一个个项目推进“一路绿灯”的背后,无不折射出清廉工程建设对交通领域发展的强大保障力和持续驱动力。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清廉交通工程建设,涪陵区以数字变革为抓手,着力推进清廉交通与项目建设相融合,创新打造了全市首个“信用+清廉”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综合应用场景(以下简称“应用场景”),以“信用监管、工程管控、廉政监督”多维“廉动”,有效推动清廉交通工程建设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全区2024年以来启动的104个交通工程项目已实现应用场景全覆盖,行业清廉建设实现“智”治新转变,推动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与廉洁品牌建设互促互进。

信用监管系统化

提升清廉穿透力

“我们就是应用场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数字化信用监管体系的融入使用,可以让我们不论是作为交通建设的项目甲方还是施工乙方,都更安心。”据涪陵交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信用监管让项目参与者处在阳光下,廉政风险的大幅降低让企业也有了更强的发展信心。

信用监管系统让工程更优质、人员更清廉、管理更高效,这种新变化让很多像涪陵交旅集团这样的企业点赞不已。

新变化如何实现?“依靠从传统人工监管到数字化信用治理的转型。”据涪陵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交通工程传统监管以人工审查为核心,部门间治理协同困难,整体呈现“被动应对、分段管理”的痛点,涪陵在应用场景中,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项目全环节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全链条清廉治理机制。

具体而言,在技术层面创新动态信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将企业历史履约行为、项目实时进展等多维数据关联分析,自动识别交通工程参与主体司法诉讼、农民工保证金缴纳情况、纳税情况、经营情况等违约失信潜在风险,辅助审批环节精准决策;在机制层面则构建“预防—干预—惩戒”全链条防控闭环,将信用评价结果嵌入项目准入、过程监管、验收审计等关键节点,形成“守信者加快办理”“失信者处处受限”的奖惩体系。

同时,搭建“阳光信用”公示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传统监管中信息不对称壁垒。

通过信息联通、数据交互,涪陵交通项目监管模式将实现从“事后惩处”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转变,进一步筑牢建设领域信用防线与廉洁屏障。

工程管控数字化

夯实清廉内动力

“工程监管从难事儿变成易事儿,动动手机,建设全过程一键清晰。”同样感慨新变化的还有涪陵港区龙头作业区4号疏港公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作为区级重点项目,因其投资规模大、施工工艺复杂,其招投标、设计变更及资金支付等环节潜藏着较高的廉政风险。

“过去靠常规检查、手工录入、案卷评查等方式,获取信息不全、不准、不快,难以有效防范化解廉政风险。”上述负责人介绍,应用场景上线后,项目建设被纳入该场景数字化监管轨道,通过数字化监管对全过程审批程序进行留痕,明确了各环节责任主体,彻底改变了以往“责任不清、追溯困难”的被动局面。

上述案例只是涪陵推动工程管控数字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涪陵以数字赋能清廉交通工程建设走深走实,不仅体现在建设全过程的“数字赋能”,也体现在项目建设落地的“责任压紧”。

据涪陵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交通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建设实施、交(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该区梳理形成了14个项目建设流程、53个监管环节、130个廉政风险点,并细化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210条,建立了交通工程建设全流程全量库风险责任清单,为廉政风险数字化监管提供了可参考、可比对、可预警的数据来源。

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发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系统,依托GIS地图搭建系统驾驶舱,实现交通工程类型、位置、进度、风险预警等信息“一图展示、多维统计”,打破信息数据壁垒,实现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

责任无缝衔接、全程数字留痕,涪陵交通项目监管实现了从“人工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助力交通项目建设跑出“清廉”加速度。

廉政监督社会化

强化清廉约束力

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具有项目多、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单位多、流程杂等特点,过去由行业单一治理难度大,现在以数字赋能实现多元共治,是涪陵全面推进清廉交通工程建设的又一亮点。

最近,一次别开生面的廉政监督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我们通过数字化监管系统收到有群众投诉蔺市街道万松村、铜鼓村道路复建通畅工程存在路面厚度不足的质量问题。”据涪陵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接到投诉的第一时间,该委组织区交通执法支队、区规技中心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最终经核实,该项目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存在质量问题。“尽管该项目不存在质量问题,但通过应用场景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对施工单位形成了群众监督的强大震慑作用。”上述负责人表示。

“数智”监督实现交通部门业务监管与社会力量“再监督”深度融合,不止于此。今年以来涪陵以数字化监管系统为载体,开发应用“涪交工程”微信小程序,对所有交通工程项目“一对一”赋码宣传,引导单位部门和社会群体通过微信小程序或手机“扫码举报”等途径,实时投诉举报畅通无阻。

同时,持续发挥人大、政协监管作用,建立信息数据报送、问题协同调度机制,实现工程预警信息间的互通,发挥权力监督制约产生叠加“乘数效应”,让廉政风险防范更严密有效。

多元监督,协同共治。截至目前,数字化监管系统已累计处置系统预警信息427条,发放检查指导意见书和廉政风险告知书103份,推动问题闭环整改427个,整改率达100%;消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廉政风险问题34个,实现了廉政风险精准防控。

“清廉交通工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攻坚克难,更要久久为功。”涪陵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抓实抓好交通项目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发挥好智慧平台、机制制度和清廉文化的综合效应,迭代升级打造交通行业社会风险管控平台,推动交通工程领域监管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推动项目建设更加优质、高效、廉洁,助力全市清廉交通建设。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