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字体:
索引号 11500000009275780L/2020-11586 主题分类 教育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09-02-27 发布日期 2009-02-27
标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
发文字号 渝府发〔2009〕28号 有 效 性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780L/2020-11586
主题分类 : 教育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2009-02-27
发布日期 : 2009-02-27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
发文字号 : 渝府发〔2009〕28号

 

 

 

 

 

 

渝府发〔200928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市各高等院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为进一步调动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的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高等院校和各教育机构推荐申报、奖励办公室初审、权属公示、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出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210项,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励项目88项(详见附件)。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对这298项教育教学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奖的同志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搞好科研,多出成果。市政府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向获奖的同志学习,振奋精神,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获奖名单

 

一、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类

一等奖名单(共60项)

序号

成果完成人

成果所属单位

1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创新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周雒维、韩 力、唐 炬、

 为、卢继平

重庆大学

2

创新教学团队机制、建设机械基础示范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何玉林、丁 一、宋立权、

 静、李良军

重庆大学

3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与实践

 宏、杨 宇、曹小琳、

竹隰生、刘贵文

重庆大学

4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创新建设与实践

周铁军、魏宏杨、陈仲林、

王雪松、覃 

重庆大学

5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曾孝平、印 勇、张 玲、黄扬帆、陈新龙

重庆大学

6

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庆伟、王建宏、夏 红、朱小飞、薛寒松

重庆大学

7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张宗益、刘 东、夏晓玲、戴元淑、郑小林

重庆大学

8

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余渭深、邹晓玲、晏晓蓉、

朱万忠、韩 

重庆大学

9

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虎、龚 劬、刘琼荪、钟 波、段正敏

重庆大学

10

大学化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甘孟瑜、张云怀、李泽全、

余丹梅、曹 

重庆大学

11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方祯云、吴志伦、冯 斌、李玉兰、王东红

重庆大学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黄蓉生、宋 明、张国镛、都 沙、郭 

西南大学

13

数学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宋乃庆、朱德全、李忠如、刘 静、于 

西南大学

14

整合学术文化与基层实践,探索实施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陈时见、周光明、潘 洵、朱亚萍、廖小明

西南大学

15

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牧渔业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王永才、朱汉春、赵子华、赵智华、易 

西南大学

16

实用、审美、交流――建构高等院校现代写作教学体系

董小玉、虞 吉、陶 红、骆 鹏、陈 

西南大学

17

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赵伶俐、邓翠菊、白智宏、

彭爱辉、潘 

西南大学

18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覃朝宪、张家政、莫启扬、

林海明、李 

西南大学

19

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生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三根、朱利泉、李关荣、梁 颖、刘大军

西南大学

20

《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及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进军、陈 力、刘 怀、王宗庆、刘志萍

西南大学

21

《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卢华语、张明富、邹芙都、

徐难于、陈宝良

西南大学

22

法律实务教学平台的建构与利用

 彬、唐 力、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

西南政法大学

23

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学模式

田平安、张玉敏、唐 力、刘有东

西南政法大学

24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项目参与模式下的社会调查

 苇、张华贵、朱 凡、李 俊、曹贤余

西南政法大学

25

医学检验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尹一兵、冯文莉、涂植光、

翁亚光、朱建军

重庆医科大学

26

院校一体,创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阮莉莉、于叔杰、杨新民、

肖小华、沈 

重庆医科大学

27

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实践

傅世放、李禹阶、黄 翔、张希希、胡 

重庆师范大学

28

特殊教育专业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

申仁洪、张文京、许家成、

向友余、熊利平

重庆师范大学

29

校地合作、面向基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晓、蒋 刚、管维良、杨 华、武仙竹

重庆师范大学

30

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陈流汀、聂 能、杜惠平、安世全、王国胤

重庆邮电大学

31

以科技创新推动“通信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提升

张德民、郑建宏、陈前斌、程 方、张 

重庆邮电大学

32

大学生全面成才的网络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徐仲伟、游敏惠、魏 钢、郭天平、张绍荣

重庆邮电大学

33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夏光富、黄永宜、李 益、李建秋、李 

重庆邮电大学

34

构建平台,项目引导,强化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平、冯辉宗、吕霞付、朱 伟、王 

重庆邮电大学

35

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伦、王成平、吴成国、任海涛、白 

重庆交通大学

36

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主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许锡宾、王多垠、杨 斌、周世良、张智洪

重庆交通大学

37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姜尔岚、吴成国、周 直、陆志荣、石加友

重庆交通大学

38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

廖桂芳、许必高、郑廷友、

石加友、蓝章礼

重庆交通大学

39

突出开放教育与全程实验教学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王崇举、郑旭煦、曾庆均、

靳俊喜、王宗萍

重庆工商大学

40

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多维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李定清、母小曼、罗 勇、朱俊耀、杨 

重庆工商大学

41

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为重点的高级英语教学创新改革

 肃、杨志亭、谢 琳、姜 孟、刘玉梅

四川外语学院

42

与时代同行―《产品生态设计》课程建设

王立端、段胜峰、张海涛、赵 

四川美术学院

43

产学研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

周宗凯、周小波、郭晓寒、郭 

四川美术学院

44

“三位一体”: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肖蕙蕙、邓 明、邓成超、徐 云、熊晓燕

重庆工学院

45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牟延林、谭 宏、王天祥、刘 壮、钟代军

重庆文理学院

4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视性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李德全、左 益、宋明江、蒋礼文、魏良福

重庆文理学院

47

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教师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彭寿清、于海洪、雷继红、

胡明荣、冉隆锋

长江师范学院

48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综合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家蓉、徐剑铖、王卫东、王云贵、常 

第三军医大学

49

构建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赵先柱、向焱彬、罗长坤、

陈俊国、黄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

50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王正国、肖 南、陈 洪、麻晓林、赖西南

第三军医大学

51

军事美学与军人审美素质教育研究及实践

李学明、林从光、阮炳黎、李 建、李 

后勤工程学院

52

军地结合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丰、姜大立、王 旭、黄 辉、邵毅明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53

油气爆炸和火灾安全技术学科方向的创建

 扬、蒋新生、钱海兵、周建忠、周琳莉

后勤工程学院

54

继电保护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益华、王秋红、王显平、

郭光荣、徐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55

网络环境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李志丽、刘珍杰、陈玉君、李 霞、孙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56

《突出职业能力、创建与实践高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益、赵计平、江 洪、李 雷、袁苗达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7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研究与实践

 波、曹 毅、杨 莉、董 勇、翁代云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58

社区康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辅贤、张仲兵、张 墨、乐明于、张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59

立足西部,坚持特色,培养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伟、刘守渔、韦鹏程、陈 军、杨华千

重庆教育学院

60

强化公益主题与环保理念的艺术创新教育探索

叶瑞伟、文 红、左太元、唐先平、马 

重庆教育学院

二等奖名单(共70项)

序号

成果完成人

成果所属单位

1

研究教学型学院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贵学、郭兴明、田学隆、

叶志义、秦 

重庆大学

2

以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学发展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

黄佳木、刘天模、万朝均、

彭小芹、吴 

重庆大学

3

板书式《结构力学》新教材(教材)

萧允徽、张来仪、陈名弟、

王达诠

重庆大学

4

优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提高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忠、王银峰、陶纯匡、何光宏、汪 

重庆大学

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付祥钊、卢 军、康侍民、肖益民、陈金华

重庆大学

6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任亨斌、朱晓梅、宁先雄、

陈柳松、杨显刚

重庆大学

7

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材)

邵兵家、但 斌、胡新平、贺 维、董晓华

重庆大学

8

真实环境下工程成本控制与审计教学实践系统构建

张仕廉、陈德强、廖天平、叶 贵、曹跃进

重庆大学

9

生命科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夏庆友、徐 水、谢 洁、吴能表、方廖琼

西南大学

10

实验心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张庆林、曹贵康、谭 钢、阮昆良

西南大学

11

强化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培育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

 敏、廖志华、刘 彬、王志坚、陈 

西南大学

1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材)

 跃、张国镛、吴文华、李国安、刘志远

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倪志安、杜家廷、李勇强、程 科、马 

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第三军医大学

14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

邹显春、吕家恪、何俊梅、

刘博勤、柏寰

西南大学

15

法理学教材建设新思路――以应用法理学为导向(教材)

付子堂、赵 明、张永和、周祖成、赵树坤

西南政法大学

16

经济法回应型教学模式探索

岳彩申、沈 萍、黄茂钦、李永成、甘 

西南政法大学

17

“多维协同”教学管理模式下优质教学资源培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刘想树、胡雅彬、周文全、

何滨妤、贾  t

西南政法大学

18

培养具有“媒介视野 法律正义 社会责任”的高素质法制新闻宣传工作人才

赵中颉、张诗蒂、李  、程德安、罗小萍

西南政法大学

19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国际经贸专业建设与实践

张国林、王 勇、罗本德、卢燕平、韩振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

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说”、“写”能力的培养

倪清泉、赵 亮、张剑波、王 姝、杨春梅

西南政法大学

2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改革

 晨、李 昱、吴 宏、马永平、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

22

大学生自我教育“3352”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燕、周晓风、税 强、龚德才、党亚莲

重庆师范大学

23

中国通史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李禹阶、赵昆生、向中银、

常云平、唐春生

重庆师范大学

24

基于新课标的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翔、李开慧、童 莉、刘凯年

重庆师范大学

25

“质量工程”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安世全、罗 华、王桂林、张 东、沈光先

重庆邮电大学

26

以“首席教师制度”为引领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与实践

胡向东、张 毅、蔡 军、李 锐、徐 

重庆邮电大学

27

探索大学数学与信息处理技术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杨春德、张清华、郑继明、朱 伟、沈世云

重庆邮电大学

28

面向海洋,兼顾内河,建设西部航海教育高地的研究与实践

唐伯明、刘元丰、韩雪峰、

范晓飚、陈永洪

重庆交通大学

29

大学生人格教育系统创新研究

庞跃辉、王 戎、傅 红、周开发、李红秀

重庆交通大学

30

打造中法高校合作精品项目,全面提升国际化人才质量的创新与实践

 群、黄 谦、李大鹏、沈菘珏、韩 

重庆工商大学

31

市场营销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靳俊喜、陈秋梅、梁 云、蔡继荣、严 

重庆工商大学

32

经管类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

郑旭煦、方明建、沈 季、胡为芹、金 

重庆工商大学

33

以评价改革为动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玉兰、王恩科、汤声平、

左筱林、曹 

重庆工商大学

34

构建“五维一体”新模式,造就实用型翻译人才

李芳琴、沈 彤、陶丽霞、杨全红、王祖华

四川外语学院

35

建立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上的笔译教学新模式

廖七一、沈 彤、高 伟、杜 华、伍 

四川外语学院

36

《包装设计》(教材)

杨仁敏

四川美术学院

37

一般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廖林清、郑光泽、冯文杰、

王国超、朱 

重庆工学院

38

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人才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孙芳城、毛华扬、陈 旭、何建国、杨 

重庆工学院

39

网络化的自主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山、杨 奕、陈新岗、施帮利、田 

重庆工学院

40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体系探索与实践

郭建新、袁国蓉、汪 科、李 静、罗 

重庆工学院

41

“整合 创新 改进 拓展”:基于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熊晓燕、秦 琴、宋 容、江 滨、高宜新

重庆工学院

42

拓宽 加强 整合 创新―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兢、肖蕙蕙、郭建华、包 明、何 

重庆工学院

43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胡继明、王兴才、郭作飞、周 勤、张起季

重庆三峡学院

44

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詹培民、刘平清、查中伟、谢 华、梁亚琴

重庆三峡学院

45

地方高校“3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谭明术、刘平清、刘亚兰、

查中伟、聂祥飞

重庆三峡学院

46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三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谢建忠、康怀远、滕新才、

韩红宇、陈卫星

重庆三峡学院

47

基础学院组织模式下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孙泽平、兰 刚、漆新贵、裴跃进、曹荣誉

重庆文理学院

48

深化数学建模竞赛后续研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罗万成、王明华、何独明、

曾传华、余大鹏

重庆文理学院

49

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方法和信息平台建设

施金良、杨治明、苑尚尊、李 忠、刘永刚

重庆科技学院

50

依托行业,注重实践,建设石油工程特色专业

 军、张其敏、韩 松、何行范、徐春碧

重庆科技学院

51

以特色教材建设推进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唐海燕、秦先明、孙宝光、

王全武、陶纯匡

重庆科技学院

52

新型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舒为群、陈济安、赵 清、邱志群、曹 

第三军医大学

53

医学检验类学科建设发展研究

邹全明、王中强、王云贵、

王振维、李碧元

第三军医大学

54

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王云贵、向焱彬、秦宇彤、

饶叶俊、黄继东

第三军医大学

55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研究

吴玉章、李晋涛、王 莉、牟芝蓉、贾正才

第三军医大学

56

烧伤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黄跃生、彭毅志、肖光夏、

杨宗城、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

57

基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优化与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兵、郭 平、郑应生、胡勇刚、陈 

后勤工程学院

58

“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全面提高学生电力保障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

王维俊、马智刚、冯 平、葛 敏、沈小东

后勤工程学院

59

军校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王柱京、江玉贵、李映成、李 云、王德斌

重庆通信学院

60

基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长效机制

周一平、陈玉君、陈绍敏、蒋 燕、戴四新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61

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电机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张小兰、黄永铭、李 霜、蒋 燕、黄益华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62

基于“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结合、职场鉴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孙卫平、包华林、吕 红、龚小勇、冉学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63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包华林、龚小勇、余建军、

谢南风、童世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科峰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四川中维科技有限公司

64

能力本位《实施汽车电路系统小修》(教材)

秦传江、袁苗达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5

重庆采矿类大学生职业资格模块化鉴定标准研究与实践

李开学、吴再生、陈 雄、李北平、李文树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6

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理念探索与实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张亚杭、罗小秋、刘大康、江 洪、张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67

公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李常青、陈家逊、邱福军、周剑锋、王朝伦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68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与构建

吴海东、卢跃生、王剑华、向 宇、叶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69

饭店管理专业“三位一体”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庆、李家发、谢红勇、陈 静、赵 

重庆教育学院

70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银国、李方伟、张治中、李秋俊、李小文

重庆邮电大学

三等奖名单(共80项)

序号

成果完成人

成果所属单位

1

依托市级精品课程,完成系列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

 勤、李 楠、甘思源、胡 青、游纪原

重庆大学

2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新发展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

司马文霞、李 剑、廖瑞金、蒋兴良、孙才新

重庆大学

3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本科创新实验教学水平

 强、陈金华、胡学斌、蒋绍阶、邓晓莉

重庆大学

4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华、杨成云、魏世平、许 果、王 

重庆大学

5

柔性的、开放式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杨昌棋、艾 彦、唐 亮、肖明葵、卞 

重庆大学

6

电工电子开放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侯世英、周 静、余传祥、孙 韬、张立群

重庆大学

7

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

 力、潘良明、唐胜利、彭 岚、唐经文

重庆大学

8

情感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孙丽娟、戚 序、刘卫红、朱正伟、郭秀荣

重庆大学

9

本科教育目标与发展模式综合研究

唐一科、李 华、蒋华林、伍 一、杨 

重庆大学

10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谢小玉、王龙昌、郑钦玉、

王卫卫

西南大学

11

城乡统筹,科教融合,建设富有农学特色的环境工程课程群

陈玉成、杨志敏、赵秀兰、陈 宏、肖广全

西南大学

12

家畜生殖内分泌学(教材)

张家骅、王鲜忠、孙 燕、赵兴绪、余四九

西南大学

13

基于公共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文献检索课改革研究

陈蔚杰、于淑惠、范小华、

李启仁、熊渠邻

西南大学

14

高级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模式

张玉敏、张 耕、李雨峰、刘有东、马海生

西南政法大学

15

JM教育专门化实务性培养模式

邓瑞平、李 燕、王 成、穆 静、邓 

西南政法大学

16

依托本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志、付 敏、曹茂春、朱 

西南政法大学

17

改革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促精品课程建设

 秋、冉素娟、于 洁、程 茜、朱朝敏

重庆医科大学

18

探索院系教学督导工作的特点,创新院系教学督导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颖、周岐新、赵 华、李勤耕、颜家珍

重庆医科大学

19

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

冯文莉、翁亚光、尹一兵、

涂植光、谢国明

重庆医科大学

20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本科教材建设(教材)

涂植光、康格非、尹一兵、

刘北忠

重庆医科大学

21

以教材建设促核医学学科发展

李少林、彭志华、庞 华、段 东、李晓愚

重庆医科大学

22

多功能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肖建国、郭开怡、郑志坚、张 红、董咪达

重庆师范大学

23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指导(教材)

陈世联、邵小佩、牟映雪、黄 英、李 

重庆师范大学

24

通信理论与技术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

 青、陈前斌、胡 庆、刘焕淋、杨晓非

重庆邮电大学

25

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学生团队建设创新与实践

刘显忠、黄 悦、王汝言、胡 敏、王 

重庆邮电大学

26

构建微电子学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培养微电子产业优秀人才

 虹、蒋 泽、何 江、唐政维、蔡雪梅

重庆邮电大学

27

强化计算机能力培养的信管大类专业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杜茂康、刘 跃、王 永、李昌兵、刘友军

重庆邮电大学

28

科研五进本科教学,培养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向中富、何兆益、唐伯明、梁 波、郑廷友

重庆交通大学

29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简晓春、叶 勇、王昌贤、邵毅明、杨德坤

重庆交通大学

30

高职旅游专业“三明治式”实习实训教学实证与应用研究

张典平、连 彬、黄雪春、钟建伟、李大勇

重庆交通大学

31

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高、刘陆克、谢怀建、樊信友、陈雪钧

重庆交通大学

32

工科院校双语教学体系研究与应用

盛明兰、王家伟、曹建秋、

杨芳明、邓家钦

重庆交通大学

33

探索学分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工商大学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

曾庆均、石 玲、胥江河、黄云超、潘 

重庆工商大学

34

市级精品课程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莉、陈义安、李霄民、李庆玉、陈修素

重庆工商大学

35

法学本科专业模拟法庭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鹰、黄 文、杨和义、李莉莎、张昌明

重庆工商大学

36

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的多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张小莉、丁明勇、李盛瑜、陈 伟、杨雪涛

重庆工商大学

37

俄语专业口译课教学新模式――《实战俄语口译》(教材)

朱达秋、徐曼琳、华 

四川外语学院

38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改革理论探讨与实践

李建平、祝朝伟、谭代龙、

陈汝平、彭 

四川外语学院

39

传播学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严功军、郭赫男、林克勤、

张春林、王 

四川外语学院

40

广告学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探索与实践

张幼斌、黄 蜜、李 佳、宋 谨、郑新刚

四川外语学院

41

中英美术思维与创造能力训练对比性教学项目

 杰、RUTH DINEEN(英国)、向海涛、何 

四川美术学院

42

“成衣设计”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

苏永刚、黄 嘉、杨 焱、程 

四川美术学院

43

地方高校高素质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黄贤英、刘全利、李 梁、王柯柯、陈 

重庆工学院

44

教学科研化:《会计史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李孝林、孙芳城、孔庆林、

何建国、罗 

重庆工学院/重庆工商大学

45

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夏文汇、张 陆、杨 武、刘军跃、庞大庆

重庆工学院

46

现代信息环境下理工类本、硕、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锋、杨仁辉、方 亮、傅 亚、曾宪军

重庆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47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教材)

曾荣昌、黄伟九、贾 碧、杜长华、张 

重庆工学院

48

《民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东人达、袁 瑛、陈兴贵、李 霞、陈孝胜

重庆三峡学院

49

三峡美术文化的特色创作与教学研究

 毅、陈孝荣、张宏伟、汤红兵

重庆三峡学院

50

“城校互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刘灿国、黄耀五、许 宁、陈晓耘、曹 勇、邓盛泉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永川区人民政府

51

开发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建设地方高校特色课程

 欣、董 锋、肖 罡、刘向阳、罗 

长江师范学院

52

《自然科学基础》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整合为《教师科学素养》的研究

于海洪、李昌满、项福库、

雷继红、朱乾华

长江师范学院

53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着力强化校本课程建设

 超、丁世忠、李 胜、余继平、周少东

长江师范学院

54

构建基于多媒体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刘寅齐、全 冬、陈 刚、张 琪、陈 

重庆科技学院

55

因材施教,多形式多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朱新才、官正强、李文华、柏 伟、杨治明

重庆科技学院

56

护理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效果研究

伍素华、李书章、陈自强、

李景波、任 

第三军医大学

57

临床医学本科解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大君、陈卫军、李振强、

朱星红、李七渝

第三军医大学

58

《临床基础检验学》多元化立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郑峻松、黄 辉、邓 均、王中强、方立超

第三军医大学

59

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及基地建设改革与实践

 超、安建勇、任 凯、吴妹琳、仝建武

后勤工程学院

60

土建类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石少卿、方祥位、徐守彬、

张忠发、郭剑锋

后勤工程学院

61

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周山泉、王柱京、覃汉基、

潘法志、邱太俊

重庆通信学院

6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曹龙汉、刘安才、王柱京、

周山泉、王德斌

重庆通信学院

63

构建与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力、向贤兵、曾 蓉、罗 成、谢碧蓉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64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技能训练考核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工、张建忠、苏绪林、易志龙、莫清洪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65

高职《电子商务》网络课程建设与实践

石道元、徐受蓉、王新俊、

何兴无、赵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66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郭少东、陈立波、石雪梅、

 萍、向味诗、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

67

基于企业认证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谭中华、姚先友、刘良华、

曾晓宏、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

68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标准建设

 虹、钟富平、易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9

民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周良才、黄永红、王永红、

蒋新红、李飞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70

创新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校企共建共享校内模拟矿井

张亚杭、李海燕、韩治华、

吴再生、范奇恒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1

校企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创新与实践

 凡、韩治华、伍小兵、杨怀勇、文长永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2

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

游普元、徐安平、张冬秀、

龚文璞、邹绍明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治安案件调查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陈家逊、康 波、陈菊娟、唐洪文、吴书斌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74

警察识图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刘开吉、邓学伟、袁家喻、

傅俊森、杜洋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75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宋正富、彭光辉、吴晓林、

陈维彬、黄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76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蓓、吴建荣、李明睿、黄 翔、杨广金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7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段三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康桂花、张业平、汪卫星、

王万均、林旭东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正大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78

标志设计教程(教材)

 

重庆教育学院

79

创新成人专科教育模式 构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鉴“三位一体”教学平台

黄永铭、敬 勇、陈德兰、陈显坪、夏 

重庆电力职工大学

80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新模式

苏开荣、杨 杰、肖 妍、颜嘉慧、刘明川

重庆邮电大学

二、中小学教学成果类(按课题负责人姓氏笔画排序)

一等奖(共11项)

序号

课题负责人

承担单位

1

主动教育特色的学科教学研究

丁继泉

杨浪浪、王蜀川、林晓宇、赵季秋、刘永红、朱永伦

重庆市人民小学

2

重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

万明春

李常明、万礼修、鲁琼瑶、曹 雷、陶纯恭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

中小学教师选拔―培训―管理(STM)体系研究

肖长树

 燕、聂红涛、李协良、

宋海燕、夏泽胜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4

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研究

 

黄永贵、邹今治、杜东平、冯嘉林、许明学、张 

重庆市育才中学

5

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

 

唐锦全、余国源、刘成焰、张文勋、余国平、孙兴林

渝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6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周建国

朱德全、邓志勇、谭兴云、贺晓霞

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7

农村村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胡建华

王琪开、魏启明、张 健、

钟永丽、聂坤丽、官建华

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8

中小学创新学习研究

彭智勇

龚春燕、胡 方、何云山、

魏文锋、谭小林、程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9

激发创造性的教育研究

廖文胜

张晓春、杨泽平、李永强、马 宏、徐忠毅、张咏梅

重庆市巴蜀小学

10

以“三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杨清萍、江 洋、李秀华、

 敏、刘 君、陶建鑫

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谭绍华

赵为粮、余恢毅、谢 红、

章方学、聂海英、蒲滨海

重庆中澳项目办公室

二等奖(共25项)

序号

课题负责人

承担单位

1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邓步华

艾继周、甘晓玲、须 建、曾世杰、陈 燕、徐智勇

重庆市药剂学校

2

小学科技活动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验研究

付启平

陈维美、张 波、黄庆江、黄承碧、邹 倩、颜 

渝北区实验小学校

3

城市体艺特色高完中办学模式研究

 

于玉汉、高泽新、李 英、赖寒梅、赵 英、陈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4

面向21世纪幼儿园教研管理改革与发展研究

 

 珊、周明英、徐 宇、邓伟连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

汉字标音及早读写的实验研究

向建民

邓成林、魏大义、谭宁忠、杨贞萍、刘纯洁、唐兰英

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6

农村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的作用和途径研究

杨永双

杨世龙、陈红英、张硕德、杨 

武隆县教育条件装备所

7

中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发展语文能力研究

苏廷俊

吴维山、丁生霖、朱昭平、朱小明

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

张县铭

钱小兵、谈安静、叶云波、杨 昶、王兴平、张 

南川区冷水关乡中心小学

9

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技能力的培养研究

李昌华

唐代权、李正良、龚 芳、黄会英、尤光明、刘治文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

10

城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研究

何维嘉

赵元政、曾庆丰、张克敏、王美娥、刘家勤、邓光明

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11

中学选修课、活动课课程设置与管理研究

 

张发光、田祥平、王庆启、毛明山

重庆市南开中学

12

参与式教育研究与实验

 

刘云贵、李发秀、余金樯、樊 竞、黄金全、王海燕

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

13

家庭素质教育指导研究

 

朱福荣、徐 宇、陈伏兰、宋 武、蒋 华、但汉国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14

网络环境下教研科研工作及管理策略的研究

林绍龙

钟及龙、蒋元斌、何怀金、祝传武、马建国、周绪田

九龙坡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1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区域实施模式研究

明祖秀

周吉航、艾仲庸、杨义文、冉泊涯、夏 军、谭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16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赵永清

彭时中、吴智勇、龚小平、李永吉、肖光敏、付六云

重庆市开县中学

17

城乡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胡晓彤

周光琪、唐箭月、李光华、陈 莉、张光前、王运明

合川区教育委员会

18

研究性学习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龙定源、王兆麟、李恭方、李安全、肖志农、戴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19

小学(寄宿制)生活教育研究

钱昌愈

刘少谷、张茂英、张渝平、秦江华、戴 伟、李会碧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

20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周德富、田 益、李永红、王道勇、池华策、练小菊

重庆市巴川中学

21

小学家政课程建设与家政教育研究

蒋仁菊

苏武银、曾德江、陈 勇、李会碧

永川区上游小学校

22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策略研究

傅唯泉

 健、谭中胜、田贵远、周刘波

重庆市巴蜀中学

23

城市重点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鲁善坤

杨祖旺、王晓明、谭顺福、王海洋、唐绍友、王维刚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24

扬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谭小林

马世洲、刘冬莉、张爱民、方孝敏、王双

石柱县教育委员会教研室

25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研究

谭中长

 平、冉孟凯、陈景红、秦从凡、张继状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三等奖(共52项)

序号

课题负责人

承担单位

1

中学科技教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研究

王伟民

余孝明、万学俊、王千秋

重庆市梁平中学

2

建设版画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学习

王学杰

江喻洪、李永永、曾余菊、张正强、何畏冰、刘永琼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

3

高中生物系列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文体松

黄少兵

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

4

结合地方旅游文化特色的小学旅游实践校本课程研究

王乾银

 伟、况 涛、张 鸿、赖 丽、朱 霞、陈光平

万盛区万东镇中心校

5

关于贫困山区城镇小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王富国

 练、李圣保、唐 红、柯 

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6

普通中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艾克柔

张永国、李庆福、张扬群、汪天彬、刘 雪、曹发扬

重庆市暨华中学

7

“三、三”整合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小红

牟长芳、黄贵阳、邱昌亮、秦孟益、张 露、施敏华

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8

加强农村中小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

刘廷忠

段世彬、刘兴明、张文学、皮恒明、曹廷荣、吴 

璧山县教委教研室

9

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验

刘邦耀

何代福、邹 勤、谭 勇、张忠俊、王子洲、苏建新

重庆市巴县中学

10

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研究

刘希娅

 秀、苏公 薄⑿煸饰酢⒗杳嘟⒌ /span&> 健、杨光荣

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11

综合利用电教手段,优化农村中学德育的研究

吴万瑜

罗祖才、罗昌明、刘道恩、卢天龙、周祖勇、蒋天祥

重庆市铜梁中学

12

中学理科实验审美化教学研究

李天鹏

 宏、王 平、马奇鑫、时传文、谢家富、蓝泽桂

永川北山中学校

13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

杨月富

 磊、王 涛、余 利、杨 惠、蔡小丽、陶欣美

长寿区凤城第一小学校

14

小学生小课题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及指导

张可仁

黄红涛、周 杰、蔡胜全、李 

涪陵区第七小学校

15

城乡结合型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及其调控策略研究

宋正田

代能富、秦 勇、彭晓勇、冉义尧、王余琼、肖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16

自主学习研究

李永红

李治国、唐建平

奉节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17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及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莫智红、邓晓云、林光勇

重庆市合川中学

18

环境与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关系研究

张华云

杨天斌、余兴科、谭克川、章光才、汪银波、游绍中

垫江第二中学

19

教育科研推进新课程的策略研究

邱江陵

傅开国、张晓琴、王本江、冯素平、袁小明、邓成林

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20

中职生适应市场的基本素质培养研究

邱孝述

何运疆、向才毅、谭学礼、熊朝华、桂 飞、刘思碧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21

发展中学生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的实验研究

陈启鹏

钟进友、朱良富、莫裕全、杨 博、杨昌弋、章显林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22

农村女中学生自卑心理探源及矫治研究

张宗全

罗伦斌、李阳兰、吴小平、张兴翠、甘一春

梁平县红旗中学

23

中学法纪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深化研究

陈金成

 勇、蒋嘉宾、江正明、隆长义

重庆市丰都中学校

24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美育素质目标研究

 

 真、陈学文、魏 波、冉学农、杜启蓉、杨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2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陈浩川

冉明华、张道华、陈治国、余国源、刘 

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2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实施与管理研究

宋跃文

刘元俊、张钟群、李俊淑、张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27

构建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吴锦福

刘晓英、吴先平、翁小利、吴红军

合川区凉亭子小学

28

农村小学生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易大福

陈洪平、左宇忠、江 桥、寇先胜、刘 敏、余林敏

垫江县五洞小学

29

当前家庭德育的误区研究

郎天燕

易代涣、刘文东、魏大银、陈厚发、冯春花、向明军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

30

建构小学法纪教育结构体系实验研究

罗志惠

何建强、倪 莉、李 静、张念生

北碚区朝阳小学

31

新课程改革与目标教学深化研究

杨昌斌

肖守新、熊丽平、黄吉华、吴文胜、卜坚强、陶正国

秀山县教研室

32

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六会”实践研究

郑恩义

梁显政、邓 忠、唐钦贤、敖 

重庆市永川中学

33

探索主体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周绪田

毛世伟、张大全、徐传云、邱龙国、龚举清、王小兵

开县汉丰镇第三小学

34

学科渗透创新学习策略研究

范新国

 红、韩家华、彭俊英、杜长明、白家春

忠县忠州中学

35

主体性教育实验与研究

赵小平

王先炳、杨彦旭、曹 红、杜咸杰

綦江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36

大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贺永立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37

培养中学生成功心理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杜杰超、姜 年、朱玉恩、王云福、张树强、陈险峰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

38

构建小学活动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胡祖华

 琳、马 佳、王 丹、刘丽娜、包忠容、吴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39

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赵淑兰

肖永君、李秀英、陶建中、许丽佳、崔立新、陈奕汀

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

40

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研究

 

 伟、李 乐、徐恩明、舒子南

重庆市珊瑚中学

41

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策略及途径研究

 

肖玉勤、饶 英、周 继、陈伏兰

重庆市朝阳中学

4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实施研究

 

杨志渭、袁必建、廖 娟、邓 红、贺 敏、夏茂琴

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43

社会转型时期影响中学生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陶庆明

王朴书、刘兵兵、张志余、夏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44

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晏廷学

 燕、王小毅、何学龙、蔡旺盛、袁卫琼、朱淑红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45

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研究

 

 平、朱晓虹、黄 娅、罗 虹、王育维、张 

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46

中等师范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唐晓泉

任登中、李向阳、程先国

开县实验中学

47

建立重庆巴南十大地理教育基地科研实验

郭清华

李声一、余四清、蒋兆频、胥文明、周兴华、张昆平

巴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48

构建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龚光海

华学坤、杨东明、洪建华、蒋 平、蒲桄伟、王明全

黔江区舟白镇中心小学校

49

小学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研究

龚德喜

贺开敏、谭代兵、蒲克福、陆德勇、姜 

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

50

实施“和谐、活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谢先庆

陈鸣鹤、肖方明、徐 涛、阳劲力、陈蓓蓓、刘咏梅

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

51

农村学生留级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蒋国平

曾舜清、夏学平、唐河堰

梁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52

构建中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研究

谭克万

黄河澄、周和平、夏道强、杨安智、夏益德、周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主题词:教育  奖励 决定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227印发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