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字体:
索引号 11500000009275780L/2025-00045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5-05-23 发布日期 2025-05-28
标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渝府办发〔2025〕33号 有 效 性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780L/2025-00045
主题分类 : 商贸、海关、旅游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2025-05-23
发布日期 : 2025-05-28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 渝府办发〔2025〕3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5〕33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双向开放的国际经贸枢纽,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立足重庆产业基础实际,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推动数字贸易细分领域、特色服务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2025年到2029年,全市数字贸易年均递增10%,服务贸易年均递增6%。创建各类国家级园区2—3个,建设各类市级数字贸易产业园30个,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的规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西部领先,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二、重点发展数字订购贸易

(一)推动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支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业园区发展。聚焦汽车摩托车配件、消费电子、通用机械、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等特色优势产业,搭建跨境电商供应链数字协同平台,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到2027年,全市年进出口额超5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带新增3个。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支持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和线下选品中心。完善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赋能传统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助力“重庆造”产品“出海”。(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重庆海关、重庆邮政管理局)

(二)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鼓励各区县结合产业特色和发展重点,引入报关清关、支付结算、大数据分析、跨境运营等领域服务商,培育建设物流仓储类、跨境直播类、专业服务类、平台合作类跨境电商产业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支持园区设立跨境电商线下服务中心,打造智慧园区(口岸)系统,优化企业孵化、市场拓展、通关申报等公共服务。对市级跨境电商示范区给予相应政策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委、重庆海关、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有关区县政府)

(三)强化跨境电商品牌建设运营。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培育打造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借助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开展品牌全球推广,对企业开展自有独立站境外推广给予政策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引导国内外权利人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对在跨境出口目的国注册自有商标、开展产品国际认证、申请专利的跨境电商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有关区县政府)

三、创新发展数字交付服务贸易

(四)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促出口。立足“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智改数转”提升予以补助,支持出口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数字化出海。到2027年,全市累计新建智能工厂30家和数字化车间300个。面向“一带一路”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市场,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电子信息制造、云计算、智能装备等领域产品升级和出口,提升对外贸易高技术附加值。深化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枢纽,实现从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标准”输出转型。(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

(五)做大做强数字产品贸易。深度挖掘重庆文物古迹、旅游场景等可数字化出版元素,培育外向型版权项目。依托重庆市数字出版基地,推动版权贸易加速发展。到2027年,外向型版权项目新增8个。争取游戏版号属地审核试点,打造一批本土动漫游戏IP。加大动漫作品译制补助力度,支持渝产动漫游戏在海外平台运营,扩大出口规模。大力发展短视频、微短剧等特色创意内容,依托永川科技片场等影视制作基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作产业集群。推动两江新区发展“耳朵经济”新业态,形成广播剧产业体系。依托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加强数字音频技术、专业演出、人才培养等专业服务。依托四川美术学院,聚焦数字艺术创作、数字展演等重点领域,加强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建设,为数字产品赋能。(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市广电局、市商务委、市教委,有关区县政府)

(六)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运输、旅游、教育、医疗、建筑工程等行业,提升重庆服务国际市场份额。加快服务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资金支持。扩大国际认证补贴目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升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服务外包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制造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文化旅游委、重庆金融监管局、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委、市药监局)

(七)着力扩大数字技术进出口。加快“416”科技创新布局,加大进口先进技术贴息力度,推动数智科技、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重庆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到2027年,全市技术进出口合同备案登记额累计达70亿美元。支持由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业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牵头,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推动创新要素科学配置,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和出口。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依托两江软件园、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软件产业园,扩大软件出口规模。(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重庆海关,有关区县政府)

(八)探索布局数据贸易。完善数据交易流通模式,培育数据流通、经纪等服务机构,打造数据确权、加工、存储、流通、交易产业链。加快探索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授权运营模式,开发公共数据产品及服务。探索开展数据资产入表,鼓励市属国企在内的各类企业开发数据产品,实现交易流通。加快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可信数据空间,融合应用公共、企业、个人数据,打造政企数据融合新模式,建立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运营体系。(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

四、持续壮大特色服务贸易

(九)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优化保税监管模式,依托综合保税区开展“两头在外”的研发、维修及文化艺术品仓储展示等业务。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取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推动国际互认。推动服务贸易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领域提供规则解决方案、合格评定标准。(责任单位:市商务委、重庆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委,有关区县政府)

(十)增强国际物流集疏运综合服务能力。探索江海直达运输模式,推动铁路、公路、海运集装箱共享调拨。迭代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衔接综合应用场景。培育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和国家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工作,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运营水平。推动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和单证互认物权化试点,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签发规模。(责任单位: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市商务委、市交通运输委)

(十一)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建设具有巴渝特色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鼓励设立外资独资旅行社,积极发展出入境游。推动中医康养等优质生活性服务出口,争取国家“中医药+入境游”试点。允许外资设立娱乐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和境外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营业性演出,拓展国际消费场景。引入国际精品体育赛事、技能大赛,举办涉外电影展映、文化演出等提升消费体验。到2027年,新增引进国际精品体育赛事3个。挖掘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内涵,创作高品质数字文化IP。依托西永综合保税区、渝中区等有条件的区域,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委、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药监局、市贸促会、重庆机场集团,有关区县政府)

(十二)大力推动创意设计服务发展。加速建设“设计之都”,做强工业设计、创意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等领域。不断提升互联网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分离研发设计机构,成立独立运营的设计企业。集聚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国际知名创意设计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工程集成商、综合方案解决商。(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委等)

(十三)扩大医药服务进出口。发挥药品进口口岸优势,用好药品进口“白名单”,加快重庆医药现代物流综合基地建设,做大医药进出口业务。推动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对企业开展中药产品国际注册给予补贴,推动中医服务和中药产品协同出口。支持大健康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抱团出海方式,推动技术、标准、服务一体化出口。(责任单位:市药监局、市商务委、市卫生健康委、重庆海关、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五、加强区域载体和企业主体建设

(十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复合型开放平台。集聚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资源,以两江新区为核心承载地,渝北区、江北区等为补充,建设中新数字贸易合作区。探索优化跨境数据流动管理机制,在自贸试验区探索实施汽车行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降低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使用成本,丰富通道使用场景。推动数字提单业务试点,利用国内开源且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对接新加坡TradeTrust(通信互信)标准,实现首单数据互联的全流程可追踪数字提单贸易;深化中新报关数据复用(一单两报)项目试点。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建设中新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科技跨境贷”,帮助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加坡低成本融资;拓展“渝贸贷”使用范围,使更多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责任单位:市商务委、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重庆海关,有关区县政府)

(十五)建设数字贸易特色集聚区。立足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构建智慧服务产业体系,打造“数字服务贸易集聚区”,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立足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打造“数字订购贸易集聚区”。立足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优势,发展标注、清洗等数据加工业务,打造“数据贸易集聚区”。立足九龙坡区、渝北区、沙坪坝区、永川区等,大力推广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打造“数字技术贸易集聚区”。立足渝中区、南岸区等,以游戏、动漫等产业为重点,打造“数字产品贸易集聚区”。对评选合格的市级数字贸易产业园给予资金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市文化旅游委、市委宣传部,有关区县政府)

(十六)优化线上服务平台。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建设,加强“单一窗口”与“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等平台的合作对接。健全外贸全流程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建设“重庆外贸数智大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升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服务能力,集成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展示交易、价值评估、运营服务、专家智库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交易额增长。(责任单位: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商务委、重庆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市委金融办、市大数据发展局、市知识产权局)

(十七)开展主体引育工程。建立产业链招商图谱,构建目标企业库,重点引进跨境电商、数字内容、数据服务等“链主”企业在渝设立区域总部,推动产业沿链聚合。到2027年,招引“链主”企业3家。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相关高校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专业师生创新创业,孵化培育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科技企业。支持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对初次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市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潜在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评选合格的市级数字贸易示范企业给予相应奖励。(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

六、加快构建全要素生态体系

(十八)提升金融要素赋能水平。依托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持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流程。到2027年,累计跨境融资规模270亿美元。支持创新发展新型离岸贸易,鼓励银行探索优化业务真实性审核,便利诚信合规企业贸易结算。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探索将数据要素纳入承保评审服务内容。强化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增信保障,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外保内贷”、多式联运提单融资、离岸人民币国际信用证等国际贸易金融业务。用好金渝网,提升数字贸易主体及上下游金融服务的便利度。(责任单位: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委、中国信保重庆分公司、市知识产权局)

(十九)促进数据要素效能升级。争取开放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取消信息服务外资股比限制试点落地重庆。打造区域性国际数据交换中心,加强与东盟国家及地区数据采集、存储、交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数据、技术、要素等跨境流动监管模式。按照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机制,加快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法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司法局)

(二十)提高人力资源驱动力。推动高校开设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相关专业。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增加数字贸易培训相关内容,扩大培训规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作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动态调整重点领域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委)

七、服务保障措施

将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清单和任务分工,开展年度动态评估。积极落实国家和市级产业支持政策,发挥相关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完善数字贸易政策体系。进一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促进数字贸易、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由市商务委牵头,市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配合,探索建立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统计监测分析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