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27 16:25
发布时间:2023-12-27 16:2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嘉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先生;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徐志文先生。

主持人:徐祖国

文字实录

【徐祖国】 14:33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年11月初,重庆、四川两地联合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为了让记者朋友更为详细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先生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徐志文先生来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徐祖国】 14:33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智波先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余颖先生,他们也将一起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有请扈万泰先生先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扈万泰】 14:34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

【扈万泰】 14:34  自然资源部深入指导,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不断优化,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重庆、四川两省市党委、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共保、共建、共享3个方面,科学开展“六江”生态廊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联合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致力于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进行区域绿色发展协作,以高品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下面,我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扈万泰】 14:35  一、“六江”生态廊道基本内涵

“六江”生态廊道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和涪江的干流沿线区域,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它是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然纽带,具有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能力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串联成渝地区双核及46个重要节点城市。“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着眼提升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能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具体行动。

【扈万泰】 14:35  二、规划策略

《规划》以保障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内容为总体目标,到2030年,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生态“共保、共建、共享”格局全面形成,“六江”生态廊道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关键保护带、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带、巴山蜀水生态人文魅力展示带。规划策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扈万泰】 14:36  一是强化生态共保,守住廊道生态安全底线。强化重要生态空间和重要资源保护,建立涵盖江心绿岛、河流湿地、峡谷、湖库、珍稀动植物等5大类、共180处重要生态资源保护名录,协同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合理利用区,统一生态廊道分区管控制度。建立和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持续推进生态补偿规章制度建设,探索制定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扈万泰】 14:36  二是推进生态共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突出生态廊道“带状”空间分布特性,分流域明确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6条生态廊道建设目标及任务,显著改善流域人水关系,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质量。

【扈万泰】 14:38  三是促进生态共享,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推动天然食品、竹木产品、道地药材、矿泉水、天然纤维等特色生态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培育巴蜀地域特色生态产品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打造乌江百里画廊等一批文旅精品路线,探索三峡绿色发展新模式。

【扈万泰】 14:38  三、工程部署

《规划》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六江”干流、重要山体、水陆交界带为核心,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问题集中分布区为重点,统筹部署和实施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城镇生态品质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河湖综合治理、自然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支撑体系建设等8大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其中,为强化川渝毗邻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谋划了“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行动计划”,包括长江干流、嘉陵江干流、涪江干流3项川渝毗邻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力争打造全国跨区域生态廊道共建示范样板。

【扈万泰】 14:39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重庆、四川两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川渝两地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坚决扛起职能责任,会同两省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努力,在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六江”生态廊道建设一定会早日形成生态“共保、共建、共享”新格局,使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迈上新的更高台阶!谢谢大家。

【徐祖国】 14:39  好的,谢谢扈万泰先生。下面请徐志文先生围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方面的情况再给记者朋友作一个介绍,有请。

【徐志文】 14:40  制定和实施“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共筑生态安全格局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与各位媒体朋友们交流互鉴,借此机会我从三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系统性和特点、创新点作一个简要通报。

【徐志文】 14:40  一是“时间维度”上的系统性。规划充分衔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国省重大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对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作用。大家也知道,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将规划的完成期限确定为2035年,这与国家规划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的时间节点高度一致。我们在立足当前的同时,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趋势,将生态保护修复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不断提升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城市韧性,促进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徐志文】 14:41  二是“空间尺度”上的完整性。我们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单元完整性,打破行政界线和部门分割,以流域为规划基础,在充分识别流域重要生态问题基础上,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协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地,分流域明确生态廊道建设主攻方向,科学合理确定保护修复措施、工程实施范围和规模,系统推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综合治理。我们还将生态共保共建涉及任务全部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图斑,责任传导至县一级,共同下好生态保护修复“一盘棋”。

【徐志文】 14:41  三是“政策制度”上的创新性。“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跨省域、跨流域的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目前全国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我们将系统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规划落地实施。比如,我们统一两地重要生态空间、重要自然资源等保护管控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实施现行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差异化分析评估,逐步统一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开展两地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夯实生态共保共建共享基础;同时,建立健全科技合作机制,积极整合川渝两地科研资源,共建专家库和技术支持团队,联合开展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全流域科学治理。

【徐志文】 14:42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时代要求,抢抓历史机遇,推动规划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努力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修护好,共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生态本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全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谢谢大家!

【徐祖国】 14:42  好的,谢谢徐志文先生。下面进入今天发布会的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14:43  《规划》划定了不同的管控区域,请问将如何实现对“六江”生态廊道的分区管控?谢谢。

【徐祖国】 14:44  谢谢封面新闻的记者,你的问题请余颖先生回答。

【余颖】 14:44  谢谢你的提问。为统一生态廊道分区管控,《规划》以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三区三线”,尤其是“三线”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这叫“三线”。我们通过“三线”的管控要求和国土空间的总体格局来划定了三个区,分别是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生态合理利用区,既保护又利用,通过高质量保护来推进高质量利用,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余颖】 14:46  生态保护区的面积是10711平方公里,占整个“六江”生态廊道的比例是30.5%,是生态本底优良、物种资源丰富,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的区域,我们着力于构建守护廊道生态安全底线的“生态共保”格局。川渝两地将通过定期会商、政策协同、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保障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保护、水源涵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不受损害。

【余颖】 14:46  生态修复区面积5358平方公里、占比15.3%,是生态系统结构退化、服务功能受损的区域,我们要开展生态修复,着力于构建跨区域协同的“生态共建”机制。通过对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生态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区分问题的紧迫性、严重性,确定修复次序,有序安排工程项目,实现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

【余颖】 14:48  生态合理利用区面积19050平方公里、占比54.2%,是指生态保护区及生态修复区以外,人类活动相对密集,需要进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其他区域,着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共享”范例。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工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逐步建立自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生活生态协调统一的廊道生态体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基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谢谢!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14:48  我的问题是提给扈局长的,请问“六江”生态廊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谢谢。

【徐祖国】 14:50  谢谢,你的问题请扈万泰先生回答。

【扈万泰】 14:50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生态文明体制当中,有三个统一行使,其中“两统一”是自然资源部门职责,分别是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扈万泰】 14:52  所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两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共同开展了这项规划,它的意义我体会有三个方面。

【扈万泰】 14:52  一是“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六江”生态廊道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河流水系发达、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重要区占比近63%。开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有利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扈万泰】 14:55  二是“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典型范例。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承担着新的使命,保持“六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廊道,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现实需要,也是探索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的战略任务。

【扈万泰】 14:55  三是“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可靠保障。“六江”生态廊道是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然纽带,具有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能力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内人口分布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这个地区人口密集,总人口约2800万,人口密度约800人/平方公里(川渝两地总人口约11587万,人口密度约204人/平方公里),所以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川渝两省市平均密度的4倍,人口密集是一个重要的特征,社会经济活跃度高,所以保护的任务就很重。

【扈万泰】 14:56  通过优化国土空间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推进毗邻地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价值实现研究等方式,能有效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回答完毕,谢谢!

【徐祖国】 14:56  好的,谢谢,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重庆日报记者】 14:59  我想问徐厅长一个问题,《规划》中提到了很多项目,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地?

【徐志文】 15:00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刚扈万泰局长已经谈到了,为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在前期我们按照六条流域分段分类部署了8大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同时针对毗邻地区我们专门安排部署了3项一体化保护修复重点工程,预期完成以后生态保护修复面积将达到90万公顷。

为确保规划落地,在下一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推进。

【徐志文】 15:02  一是要健全完善综合性重大工程协同管理机制。就是把两省市的优势发挥起来,充分加大协同力度,确保项目整个管理有序有效。

二是四川按照两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从去年开始也在积极谋划推动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在整个工作部署过程中,我们把毗邻地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统筹部署安排,通过这种方式让工程能够形成合力。

【徐志文】 15:02  三是要大力调动社会资本和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修复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四川、重庆都做了很多探索,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支持政策,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际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和通道。

【徐志文】 15:03  四是将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工程设计、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统筹推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强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工作,今天上午我们专门研究,下一步要加快推动互联互通的监测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更符合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

谢谢大家!

【徐祖国】 15:03  谢谢徐厅长,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新华网记者】 15:04  请问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如何打破行政界线开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谢谢。

【徐祖国】 15:04  谢谢,你的问题请余颖先生回答。

【余颖】 15:04  谢谢你的提问,川渝两地主要将从五个方面进行统筹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国土空间专项工作组,多层级、多方位共同打破区域、流域、行业领域的分割限制,细化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形成由两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工作机制,统筹做好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行动计划、重点工程等的分解落实。

【余颖】 15:06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健全流域生态廊道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沿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制度,加强全流域环境违法违规信息共享共管,支持科研平台协同攻关,推动将生态修复有关先进、成熟技术和方法转化为标准,共同使用。

【余颖】 15:06  三是强化资金筹措。加大川渝两地预算内投资,联合争取国家补助资金,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共同探索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联合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形式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和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余颖】 15:07  四是严格监管评估。依托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川渝政务数据共享专区”,统筹川渝地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水安全、地质灾害安全等防灾救灾减灾数据,建立水文、水质、地质灾害等数字化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

【余颖】 15:07  五是鼓励公众参与。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区域范例为目标,推动规划宣传、普及和互动的常态化,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工作,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谢谢!

【徐祖国】 15:08  好的,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 15:08  请问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是如何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六江”生态廊道建设作用?

【徐祖国】 15:09  谢谢科技日报的记者直接提给罗董事长,有请罗董事长回答这个问题。

【罗智波】 15:09  感谢科技日报的提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值此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成立2周年之际,特别感谢徐厅长、扈局长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到重庆来与各位媒体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汇报一下我们的想法。

【罗智波】 15:09  我们作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的出资企业,作为成渝地区自然资源领域的国有投资主体和科技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主体,作为社会资本、作为国有企业对“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有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有几点考虑:

【罗智波】 15:10  一是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按照《规划》的要求,统筹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积极参与46个节点城市的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罗智波】 15:11  二是积极发挥自然资源领域的投资优势。当前,我们集团正聚焦“天府粮仓”的建设,大力投资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在规模已达到3万亩。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与成渝两地的地方政府、企业形成合作共赢产业联盟,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带动生态产业加快发展。

【罗智波】 15:11  三是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我们将加大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调查修复、地下水污染调查修复、矿山恢复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修复的服务工作。利用地质灾害“天空地”一体化“三查”技术,为成渝两地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谢谢!

【徐祖国】 15:12  谢谢罗智波先生。如果记者朋友没有其他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四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下次再见!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