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管理篇
到2025年年底,总磷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出境断面总磷浓度力争控制在0.05mg/L以内,全市市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总磷浓度达到考核目标;全市总磷重点工程实现年减排量约1048吨。
一是加强工业源总磷污染防治。巩固“三磷”排查整治成果、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园区污染防治水平。二是加强生活源总磷污染治理。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三是强化面源总磷污染综合防控。开展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控水产养殖业总磷污染、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四是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重点河湖生态修复和缓冲带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是系统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严格排污口监督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科技支撑、鼓励公众参与。
为全面贯彻落实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以高标准“治水”牵引带动高水平治污,切实解决生活污水治理“反复治、治反复”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到2025年年底,3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其中,长江沿线80%的乡镇(街道)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长江沿线所有工业园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到2027年年底,8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其中,长江沿线所有乡镇(街道)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全市所有工业园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打造1000个生活污水“零直排”行政村社示范;船舶污水“零直排”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治污的标志性成果。
包括实施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等4项任务。其中,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涉及推进污水零直排细胞建设、推动市政排水管网精细化排查整治、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能、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涉及加强工业污水源头管控、推动管网精细化排查整治、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效能、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提高应急风险防控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涉及探索开展试点、总结提炼经验、推动示范建设;打造船舶“污水零直排”新标杆涉及提升船舶污水接收转运处置效能、加强船舶洗舱污水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