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体育 > 资讯动态

2018年全市体育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8-08-08 00:00
发布时间:2018-08-08 00:0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018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大举措,结合即将开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体育发展新规律,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市体育系统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重点抓好九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全运会的八项改革,加快推进市运会改革,使之充分发挥综合性运动会功能,进一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展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推进各类竞技项目训练、管理、考核、监督工作改革,制定平时训练、全运会、奥运会奖励办法,发挥激励杠杆作用,调动备战团队积极性。要推进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依托社会力量推进“三大球”职业化发展。要组建体育人力资源机构,全面统筹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工作,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从业人员管理使用。要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三级联创”标准,启动市内创建工作,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要继续推动体育协会改革,加快协会、社团组织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创新足球人才培养、足球赛事组织模式,制定出台新时期《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服务办法》。

  (二)扎实推进体育服务民生工作。要搭建报、台、网、端等融合发展的体育民生服务云平台,将体育资讯、指导、赛事、场地等信息主动推送到群众身边。要加大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力度,加强开放工作检查评估,制发2018年场馆开放地图手册。要积极筹建攀岩、龙舟、无线电测向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扶持和引导各级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让体育组织更加接地气。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持续推进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和体质监测工作,新建“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50支、“好体育人”免费培训点50个,新增注册“好体育人”1000人,努力打通群众健身技能知识欠缺、八小时以外的体育需求难满足等群众健身需要的“最后一公里”。要逐步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探索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报酬的新途径,新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名。

  (三)扎实开展体育精品赛事活动。要制定出台《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行动计划》,以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为目标,结合区县特色策划和布局户外运动赛事和项目,实现“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要做精做细现有的一批金牌群众赛事活动,做大做强现有较成熟的一批品牌赛事活动,推陈出新一批数量较大、特色较强、基础较好的群体赛事活动。要精心筹备重庆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第十个全民健身日暨“重庆市全民健身周”系列活动,让重庆动起来,让全民动起来。积极承办高水平竞技赛事,重点打造“中国重庆羽毛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要统筹国家级、市级、区县级群体、竞技、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建立按月集中发布赛事机制。要加快制定市六运会总规程,着力推进比赛场馆改造和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

  (四)扎实抓好新周期队伍组建及备战工作。要制定出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备战行动计划》,确定十四运会备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建立指挥高效、责任明确的备战体系。要依据奥运会和全运会增项改革,强化“奥运带全运”、“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努力扩大备战规模。要扎实做好雅加达亚运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大赛参赛和筹备工作,新建1个国家队运动员保障点。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教练员和裁判员管理制度,建立1-2个教练员培训基地,完成教练员、裁判员培训40期。选拔30名区县教练员到市级运动队跟队训练,选派20名年轻教练员到体育院校进修,选派20名退役运动员到区县支教。要扎实开展训练单位科技保障服务,跨部门和领域组建科研专家团队,积极开展生理生化监测、运动康复等保障工作。要加强反兴奋剂工作,全面落实反兴奋剂责任体系。持续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

  (五)扎实强化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紧紧围绕青少年体育“144”工程,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制定出台《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要继续构建以重点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和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青训体系。要扎实开展市级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和重庆市少年儿童阳光体育大会系列赛事活动,引导区县组织开展本级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要加强市级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重点扶持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和服务社会成效明显的社会组织。要夯实后备人才评估体系,继续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点业余体校认定、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等制度。

  (六)扎实推进体育产业项目发展。要制定出台《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壮大体育产业。要搭建一批体育产业发展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级体育产业活动在渝举行,筹办好年度的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和推介会,签约和实施一批体育产业项目,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400亿元。要开工建设和投用场馆设施、户外运动、冰雪运动、特色小镇等综合体5个以上,社会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0个以上。要争取人大、政协支持,邀请发改、财政、工商、质监等部门参与,建立健全检查评估体系,全面落实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等产业政策。要培养、培训、引进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创建命名一批国家级、市级体育产业基地、单位和项目,举办好体育产业展会。要深入研究体育彩票发行规律,厚植体彩销售网点,强化安全,蹄疾步稳地推进体育彩票发行工作。

  (七)扎实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出台《体育基础设施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改造建设,开工建设运动校项目,完成棋院办公楼维修改造、奥体中心体育场塑胶、消防系统改造工作,启动大田湾体育场改造工作。要加快推进竞训中心游泳跳水馆、奥体中心综合馆和小球馆建设的前期工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一批场馆设施,新建300个社区健身点、50个乡镇健身广场,建设一批全民健身中心、城市体育公园、足球场地等,更新500个农体工程。支持万盛经开区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全项目轮滑基地。

  (八)扎实完善管理监督制度。要完成《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立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制定出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行动计划》。要建立高危项目监管制度,凡是开展高危项目,须经体育部门审批并明确专业人员监管。要进一步建立全民健身设施数据库,加强全民健身设备设施监管,健全建设、管理、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各类赛事活动冠名监管制度,规范赛事活动冠名秩序。

  (九)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政治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构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抓好思想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指导体育工作实践。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肃清“薄、王”思想遗毒。要夯实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前调研和谋划,找准需要解决的问题,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一岗双责”和“三重一大”重大决策规定,细化方案,落实责任,持续保持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生态。

  2018年,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宣传、体育科研、体育投入、体教结合、体育法制等工作,加强各区县体育工作统筹和高校体育院系合作,做好农民、老年人、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工作,努力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