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高峰论坛在该校举行。来自成渝地区144家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委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审议并表决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章程》、联盟理事会成员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名单,这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合作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和重庆在教育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谋划好“十四五”的教师队伍工作意义重大,需要从教育资源投入、教师能力培养、教育评价方式上实现转变,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给予优先保障,加强教师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以优势互补为核心,重构价值链、重塑创新链、重组人才链,构筑教师教育创新合作新格局。
因此,此次144家联盟成员单位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将充分发挥资源聚集作用,通过整合校、地、企、行多方资源;拓宽交流渠道,深化合作层次,实现两地教师教育发展最大同心圆;充分发挥创新摇篮作用,不断营造优质的协同创新协作环境,打造川渝教师教育创新协作品牌名片、孵化基地和创新摇篮。
根据章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将围绕“区域协同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建设、重大项目联合实施、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教育研究、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合作,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发展水平。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也将在国培计划、国家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国家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加队对重庆和四川的支持力度。
联盟成立大会后,还举行了首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高峰论坛。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张民选、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李大圣等三位专家,分别从国际、国内、区域维度,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情况作了专题报告。
联盟成员单位与会代表还分别围绕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协同创新、教师发展整校推进模式进行了分组研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