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文化体育 > 文化旅游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

发布时间:2020-08-13 18:24
发布时间:2020-08-13 18:2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日前,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在全国400多家中宣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遴选出15家确定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其中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成功入选,是重庆唯一一家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为了弘扬三峡文化,传承三峡移民精神,即日起推出《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红色基因库”建设系列报道》,让读者更为了解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并且对外展现万州美好的城市形象。

在一片暖阳的映照下,位于万州长江之畔的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耀眼夺目。这座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为镌刻三峡工程及百万大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展现移民文化而建立的综合性纪念馆。那么,它的修建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历程呢?让我们走近这座博物馆,了解它的故事。

奠基:重大决策馆藏历史

构筑三峡移民事件集体记忆的空间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百万移民,举家搬迁,感动中国。

三峡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三峡移民精神,一首民族精神的壮歌,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象征,也是新时代的红色文化之一。

伟大壮举,辉煌历程。为镌刻三峡工程及百万大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充分宣传和展示三峡移民精神及库区移民文化,国务院三峡办规划在万州建设三峡移民纪念馆。

2008年3月20日,市政府第2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三峡移民纪念馆项目列入重庆市十大公益项目。

三峡移民纪念馆落户万州,是万州人民的光荣!2008年8月29日和9月9日,区委、区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成立三峡移民纪念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选址、设计、招标等工作。由江南新区管委会负责项目建设,区移民局负责展品征集,区文化委负责展陈布展。

2008年10月23日上午,在万州区最核心的位置——江南新区中轴线市民广场旁,举行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挥铲培土奠基仪式,纪念馆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让全世界了解三峡移民、三峡历史和三峡文化的窗口,一个展示全国人民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成果的平台,一个通过声音、影像、物品、文字、雕塑、艺术装置等共同构建三峡移民事件集体记忆的空间开始建设。2010年1月18日,三峡移民纪念馆主体工程正式开工。由“中国企业500强”之一、“全国优秀施工企业”、“鸟巢”国家体育场的施工企业北京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建馆:顶级设计艺术建筑

镌刻一部雄浑的三峡移民史诗

三峡移民纪念馆承载着百万移民的牺牲和奉献,寄托着三峡儿女的光荣与梦想。万州人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崔恺领衔的国内顶级团队进行设计。在崔恺院士看来,三峡移民纪念馆不仅是一栋建筑物,还是一件艺术作品。

三峡移民纪念馆的设计理念,一是来源于三峡大坝,二是来源于三峡自然的景观。其外形就像取自三峡的几块岩石,按照三峡的自然风貌进行雕琢,形成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大致的外貌。纪念馆建筑的公共空间还融入了陡壁长峡这一三峡元素,观众透过“江水”意象的透明薄膜,可见三峡库区的大型沙盘模型。而中庭的两侧,则是建筑实体构成的连续的、折转的倾斜“崖壁”;“崖壁”自身大大小小的洞口,抽象展现了三峡两岸传统聚落的形态;在“崖壁”之上是“一线天”般的玻璃天窗,共同组成了三峡意象。为了与“崖壁”、江水、三峡大坝风格契合,外墙采用国内少有的清水混凝土进行装饰,直接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作为饰面。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三峡移民纪念馆以斜墙为主,最高的斜墙面高达23米。整个主体工程宛若长江边耸立的岩石坚固挺拔;又如江畔一颗白色的钻石璀璨夺目。

2010年11月30日上午,经过近两年的日夜奋战,三峡移民纪念馆正式封顶!

据了解,三峡移民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1.5062万平方米,分为展览大厅、中心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综合服务区、行政办公区等几大功能区,其中展陈面积7000平方米。

三峡移民纪念馆总投资2.1亿元。万州举全区之力确保移民纪念馆建设,顺利完成征地拆迁安置,区财政配套建设资金达1.1亿元。整个工程共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1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5000立方米。

展览:精编大纲广集展品

精益求精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智慧成果

三峡移民展览大纲是展陈的“剧本”。大纲从2008年着手编制到2015年定稿,历经30多次修改,反复推敲打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对大纲编写悉心指导,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移民局多次提出指导意见,万州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相关领导和专家意见。2015年1月30日,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移民局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大纲进行了终审。

专家组认为,展览大纲凝聚了社会各界和移民干部、群众的智慧。价值取向正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一致同意通过展览大纲。

在三峡移民纪念馆施工的同时,展品征集工作有序展开。国务院三峡办协调各对口支援省市、三峡(集团)公司和湖北省,为纪念馆征集展品。2010年12月,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库区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移民资料和实物展品,重庆市移民局和万州区移民局深入各移民区县广泛征集,万州区博物馆在《三峡都市报》和万州电视台刊发广告,号召社会各界捐赠展品。

征集通知发出后,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大市民踊跃捐赠或提供线索。万州籍著名书法篆刻家、西冷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将他精心创作的80幅书法作品和20方印章,无偿捐给家乡,三峡(集团)公司送来了三峡工程大坝模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也将《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展览》的展品,全部移交给三峡移民纪念馆,不少移民干部和市民也踊跃捐献实物、资料等,共征集各类展品1万多件。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