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基本医疗卫生

重庆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降至10% 传统“以药补医”局面被基本打破

发布时间:2020-08-11 17:06
发布时间:2020-08-11 17:0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8月10日,来自市卫生健康委消息称,通过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三医联动”,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医疗费用增幅由此前的28%降至2019年的约10%。

当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市人民医院)门诊一片忙碌,药房窗口已排了不少人。69岁的陈余涛正在等着拿药,患膝关节炎的他需要每周往关节腔注射药物一次,4周为一个疗程。“原来一针斯沛特要129.65元,现在便宜了20元左右,一个疗程就少80元。”

据了解,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目的在于坚持和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破除“以药补医”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新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

2017年9月,重庆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237家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国企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实施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非医保药品联合议价采购,并调整43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9年12月,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取消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同步调整一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改革让群众受益。由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58岁的王成江需要长期服用一种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物。去年以来,定期在潼南区中医院拿药的他发现药品降价了,“原来这个药是20多元,只有14颗药,能吃半个月,现在只要1元多,有28颗药,能吃一个月。”

“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以量换价,所以药价更低。”潼南区中医院药剂科负责人说,除了高血压药品,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价格明显下降,不少人甚至从四川安岳、遂宁特意过来开药。

据潼南区中医院副院长黄卫华介绍,该院药占比曾经一度占到60%左右,现在逐年控制,药占比降到了30%以内。

“传统的以药补医局面已被基本打破。”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医疗费用增幅由此前的28%降至2019年的约10%;公立医院收入药占比由44%降至2019年的31%。通过新的运行机制,旨在鼓励医院和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