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基本医疗卫生

分级诊疗成效明显 重庆医共体建设已覆盖所有区县

发布时间:2022-10-08 16:09
发布时间:2022-10-08 16: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四年前,我市启动以“人通、医通、财通”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这几年,全市基层医疗服务占比持续稳定在50%以上。

半年前,大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钟川来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国梁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技术帮扶,主要任务是提升当地脑血管疾病诊治水平。

“因为脑卒中是第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在基层有非常多的患者,我们下来就是把这些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到基层来”,钟川表示。

包括钟川在内,大足区人民医院目前共派遣了4名卫生技术人员到国梁卫生院工作,涉及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

大足区国梁镇卫生院院长杨谦告诉记者,医共体专家来了之后,他们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医疗能力、护理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新技术新项目增加了三项。

在“医通”方面,医共体牵头单位成立质量控制中心,统筹建设区域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并通过远程医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区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南川区鸣玉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室医师汪坭介绍说,“我们这个远程心电图就是把数据上传到系统平台上,由区人民医院的老师出报告,结果十分钟左右差不多就出来了。”

南川区鸣玉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室医师杨韦表示,区级医院的医生专业性更强,经验更丰富,在面对一些复杂、特殊情况的时候,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病人的情况。

在“财通”方面,我市建立了医共体内医保费用“总额预算”机制,同时通过“财政资助一点、牵头单位和基层医疗机构各出一点”的方式,设立“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和“技术协作服务资金池”,累计筹集资金15.2亿元,支持500余个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例如,个别医疗机构急需解决设备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自己又没有资金解决,“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就可以解决这样的困境,从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南川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廷泽介绍说,资金池的优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目前“三通”医共体建设已在全市所有区县全面推开,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县”的就医格局。数据显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占比由2012年的49.42%,增长到2021年的52.54%,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