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重庆已有7740人通过“救助通”申请各类社会救助

发布时间:2023-06-01 16:31
发布时间:2023-06-01 16:3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5月31日,来自重庆市民政局的消息,2023年全国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渝中区举行,培训为期两天,会上,重庆分享实施“救助通”试点经验,民政部开发的“救助通”小程序自2022年8月在重庆上线以来,已有7740人通过“救助通”申请各类社会救助,签署核对授权书11081人次,待遇资格认证18135人次,救助核对效率进一步提高。

去年6月,渝中区率先启动“救助通”试点,通过对接社会救助综合平台,打通一门受理系统、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社会救助系统和社会救助移动端,实现社会救助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

“救助通”整合了民政、人社、住建、残联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实现救助数据同一渠道受理、同一流程办理、同一标准采集,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

“我注册‘救助通’之后,10天就申请到了低保救助。”家住两路口街道的市民李女士是低保家庭,去年,社区网格员发现她因病住院后,立刻帮助她在“救助通”上申请了低保。工作人员称:“她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以前申请低保要直系亲属当面签字授权,有了救助通,所有信息都可以线上操作。”

“救助通”解决了传统线下办理模式的申请授权多次跑,异地授权难等问题,成功推进重庆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迈出一大步,取得了“政策达、申请易、业务畅、核对准、服务优”等成效。

在前期渝中区率先试点基础上,从今年4月起,“救助通”在江津区、綦江区、铜梁区、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巫溪县、两江新区8个区县开展扩面试点,5月增加黔江区,试点区县达到10个。

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许建华在培训中表示,要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积极顺应社会救助改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坚持以信息安全为前提,紧扣一盘棋布局、一张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在精准认定社会救助对象、丰富数字监督形式、服务社会救助决策等方面持续发力。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