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重庆供销合作社加大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力度

发布时间:2018-08-04 06:00
发布时间:2018-08-04 06:0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扶贫思想,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落实中央、市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求和自身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助推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7年,市供销合作社统筹扶贫资金18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400万元、社有企业自筹400万元,为深度贫困乡镇各安排资金100万元。2018年、2019年社有企业每年再自筹400万元,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各40万元(其中浪坪乡100万元),主要用于基层供销社改造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股份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从基层组织体系、特色农业产业、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一、基层组织体系逐步健全。贫困区县供销社以“三社一会一站”(三社: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一会:乡镇农合会分会,一站:再生资源回收站)为重点构建基层组织体系。通过新建、改建、购置资产等方式,已完成12个深度贫困乡镇供销社建设。以基层供销社为主导,通过参股、指导、领办等方式,与村支“两委”和村集体经济合作,推进“村社共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2个,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61个,成立乡镇农合会分会13个,吸纳贫困群众加入,进一步扩大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以基层供销社为依托,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6个,净化乡村人居环境。

  二、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贫困区县供销社积极帮助贫困乡村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生产基地37个。开州区供销社培育有机茶基地5500亩。黔江区供销社牵头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300亩并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基地,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纳入到整个产业链条中,以农产品流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开州区、黔江区、巫溪县、彭水县投入扶贫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农产品流通渠道有效拓展。以市农产品集团为龙头,以“供销社+电商”为突破口,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去年底,黔江区供销社联合丰都县、秀山县、武隆区、石柱县等贫困区县供销社,组织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年货节,现场组织“电商扶贫爱心购”,实现销售金额近200万元,为当地敬老院和贫困户捐款2.3万元。市农产品集团依托浪坪乡供销社,设立农产品收购站(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农产品卖难、价低问题。城口县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按照标准化、信息化要求建立县内物流配送体系,面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开展配送服务,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直供。

  四、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稳步推进。以农信投资公司为龙头,与贫困区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合作,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垫江县供销社成立农合会资金互助中心,为26个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累计拆解互助金1025万元,有效解决榨菜、中药材、畜禽、果蔬等种植、养殖大户资金周转难的问题,近10万农户从中受益。城口县供销社开展“供销易贷”业务,为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资金1950万元。石柱县供销社开展“富民合作贷”,为1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6239万元。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