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生态保护 > 环保动态

为了山城一江碧水——重庆碧水保卫战纪实

发布时间:2021-01-20 16:35
发布时间:2021-01-20 16:3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综合整治后的铜梁区淮远河一角。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没整治以前,这个地方是个臭烘烘、乱糟糟的一个河沟。现在好了,河道都清理干净了,也拓宽了,不但河水清澈,空气清新,而且两岸还有景观,特别是沿河旺盛的芭茅、芦苇充满野趣,在这里散步的人越来越多了。”说起淮远河的变化,在河边居住了20多年的村民刘泽芳说。

  淮远河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这条河水清岸绿、流经铜梁城区和多个镇街,在旧县街道合滩寺汇入小安溪,被铜梁人称为母亲河。但是,因为早年城市规划、管网设置不完善,生活、生产污水直排而发黑发臭,淮远河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沟”。

  为了给淮远河“刮骨疗伤”,三年前,铜梁开始对这条母亲河进行系统治理。“综合整治期间,我们以生态城市生态建的理念推进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人工湿地构建渗透、储存、转输与截污净化系统,整治河道5600米,实施生态绿化工程35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昔日淮远河‘脏、乱、差’”的形象,将河道五类水质转变为三类水质,充分满足了人们‘近山亲水’的需要,初步打造出‘推窗见田’的生态田园城市效果。”淮远河综合整治施工方龙廷公司建设部部长余宏说。

  据铜梁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秦伟介绍,铜梁还建立了清淤清漂、调水放水、常态督查机制,精准持续推进淮远河及巴川河、小北海水库等关联区域的河岸及库岸的日常保洁、河面清漂及河底清淤工作。同时,铜梁加大源头防治力度,对淮远河流域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排查,彻底整治生活、工业、畜禽养殖等污染问题。

  一系列整治后,淮远河蝶变重生,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淮远河又回来了。

市民在淮远河边散步。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淮远河的涅槃重生只是重庆铁腕治水的缩影之一。据了解,为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重庆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意见》等“1+3”配套文件,印发了《重庆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重庆市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一揽子规划方案,整体描绘长江水生态蓝图。

  重庆还颁布了《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加快提升流域治污能力;强化考核问责,近两年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县政府累计约谈10次;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全市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19条河流全部签订生态补偿协议;健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四川等省签订《关于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的协议》,联合开展新盛河非法采砂、濑溪河联合执法检查等系列执法、应急处置专项行动。

工作人员正在悦来桐子湾入河排污口进行日常巡查。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在出台一揽子规划的同时,重庆还多措并举加强污水治理。

  在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重庆累计建成80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00余座。

  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重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提高至84%、98%、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3%以上。

  在加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方面,重庆累计建成95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

  在加强船舶码头污染防治方面,累计建成16处船舶污染物专用接收点、1650个船舶污染物固定或移动接收设施,全市2391艘400总吨以上船舶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改造。

排查过程中,排查人员经常要翻山越岭。(资料图)新华网发

  同时,重庆还率先在全国试点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查、测、溯、治”工作规范体系。目前,重庆已累计出动人员23万余人次,全空间航飞排查山地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全时段排查甄别三峡库区丰水和枯水期排污口,排查点位22万余个,发现问题5625个,完成整改5606个。

  “铁腕治水”让重庆水生态环境持续变好。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较2015年上升14.3个百分点。105个重庆市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长江支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达100%、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达100%。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