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生态保护 > 环保动态

如何守好流入长江的“最后一道闸”?

发布时间:2022-10-13 16:50
发布时间:2022-10-13 16:5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的大小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水的最后一道闸口,也是长江最近的“源头”,排出的活水清不清?

重庆是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试点地区。10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跟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前往两江新区、渝北、巴南等地,实地查看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水改善状况。

△排污口整治让肖家沟水库焕新颜。

两江新区肖家沟水库岸绿水清,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水面,偶尔能见成群的鱼儿游弋。几年前,受城市面源污染影响,且上游无生态基流保障,水体重度富营养化。

改变发生在三年前。当时,两江新区将入河排污口整治同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从污水排放控制到管网建设、湖库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全过程进行统筹施治。

“通过接驳完善管网、初期雨水径流调蓄、动力循环活水、新建人工湿地等措施,水质明显改善。”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水科工作人员孙国俊说,水库连通的是嘉陵江支流跳墩河,控制流域面积超过1.6平方公里,总库容将近50万立方米。

近年来,两江新区对排污口开展了“地毯式”精细化普查,将其编码、坐标、溯源、监测等信息进行整合,绘制出了排污口“一张图”。如果排污口的水质出现了异常情况,他们可以对周边的管网实施溯源排查,进而从源头对流域进行综合管控。

△配建在肖家沟水库排污口旁的在线监测室。

上游新闻记者在水库的一侧看到,现场配套建设了调蓄池、自动在线监测室等,这是治理肖家沟水库的一个关键。现场相关人员介绍,1200立方米的调蓄池会通过智能监控将前期的雨水直接排到下水管内,只将收集的后期雨水在沉淀后再排入水库中。

截至今年9月,两江新区布设的水质自动监控站有30座,共识别水环境问题729个,已处置724个,处置率为99.3%。

长江流域金家河院子站的监测室,水质监测也相当“聪明”。一排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正在工作,可随时在线监测断面氨氮、总氮、总磷等9项指标。

此站的位置设在长江一级支流栋梁河边,处在江北与渝北交界处。换句话说,一旦监测水质发生异常,能迅速溯源污染范围为决策提供依据。

△金家河院子站的监测室24小时工作。

“可以24小时工作,平时是每1个小时自动取水监测分析一次,并自动上传数据。”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水室副主任白一力说,由监测数据来看这个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Ⅲ类,印证了该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显著成效。

全市共有市控监测断面164个,目前有98个断面已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接下来拟建1个超级站将盯紧长江干流,配备监测多达71项,建成后将是目前重庆市内监测参数最多、功能最全的水站。

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三年多来压茬推进“查、测、溯、治、”4项任务,不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让一江碧水滚滚东流。截至2021年底,重庆已完成4220个排污口的分类、命名编码工作;对需要监测或能达到监测条件的2398个排污口,全部进行监测。

数据监测显示,今年1-8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继续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3%。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